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铁马冰河肝胆照 > 第195章 城破前的血战

第195章 城破前的血战(1 / 2)

靖康元年九月十三日的风,裹着汾河沿岸的枯叶,在太原城头打着旋。

风卷着枯叶满城滚,有的卡在断箭缝里,有的贴在甲胄的血痂上,像给这城蒙了层萧瑟的黄。

残阳把南城的断墙染得红,像泼了半城未干的血。

王禀拄着铁枪站在垛口边,枪尖斜斜插在砖缝里,枪杆上的布条早被硝烟熏成了黑褐色——红的血渍、灰的烟痕,在秋风里簌簌抖,倒像他鬓角新添的霜。

王禀领着十几个兵卒前往南城巡逻。

他的甲胄早没了金属光泽,被硝烟熏得乌,肩甲上的裂口里露出里衣的破絮——那是前几日撞城门时,被冲车震裂的。

脚下的城砖滑得很,一层薄霜混着血渍,踩上去“咯吱”

响,像踩碎了谁的骨头。

兵卒们饿得脚步飘,手里的枪拄在地上当拐,有个老兵走着走着,突然弯腰剧烈咳嗽,咳出的痰里带着血丝,他赶紧用袖子擦了,怕王禀看见。

身后跟着的十几个兵卒,个个瘦得只剩骨架,甲胄在身上晃荡,手里的刀却攥得死紧。

有个断了左臂的老兵,用牙咬着箭杆往弓上搭,弓弦“嘣”

地响了声,竟断了——那是用最后一点牛筋补过的,此刻断得干脆,像根绷到极致的线。

“南边倒还静。”

王禀望着城外金营的旗号,那些黑旗在风里招摇,像一群饿鸦。

他刚说完,北城方向突然炸起一声喊,不是野狗的狂吠,是自己人的嘶吼,带着绝望的锐响,刺破了午后的闷。

跟着,一股黑烟冲天而起,在秋阳里散成蘑菇状——那是北城角楼的烽烟,只有城破时才会点燃的信号。

“总管!

北城!

北城狼烟!”

亲卫的喊声撞在箭楼上,惊飞了檐角栖息的寒鸦。

那鸦“呱呱”

叫着冲上天,翅膀扫过歪斜的旌旗,旗上“太原”

二字早被箭射得千疮百孔,此刻在风里抖得像片枯叶。

“不好!”

王禀猛地转身,铁枪“当”

地拄在砖上,枪尖震得碎渣乱飞。

他望向北城,那里的喊杀声越来越密,夹着金人的狞笑、兵器撞碎骨头的闷响,还有妇人的哭嚎,像无数把锥子往人耳朵里扎。

“总管!

北城……北城破了!”

一个士兵连滚带爬从马道冲上来,甲胄歪在一边,脸上沾着别人的血,“金狗不知从哪调来的生力军,黑压压的像潮水,撞开了西角门,正往城里冲!”

王禀的手猛地攥紧枪杆,指节泛白,枪杆上缠的布条被攥得皱成一团——红的血渍,灰的硝烟,在秋阳下格外刺目。

他没回头,只对身后兵卒吼道:“拿家伙!

跟我去北城!”

兵卒们早忘了饿,忘了累,抄起身边的短刀、圆木就往马道跑。

那咳嗽的老兵刚才还咳得直不起腰,此刻竟抢在头里,瘸着腿蹬砖梯,嘴里骂着:“狗娘养的金狗!

老子跟你们拼了!”

秋风更紧了,卷着北城飘来的硝烟,呛得人喉咙疼。

路上撞见几个往南逃的民壮,脸上沾着血,嘶喊着“北城塌了”

,却被王禀一把拽住:“拿上石头,跟我杀回去!”

民壮们看着他带血的脸,看着他铁枪上闪的寒光,忽然咬了咬牙,捡起路边的断砖,跟着往硝烟最浓处跑。

脚步声、喘息声、兵器碰撞声,混着秋风里的喊杀,在太原城的街巷里滚。

王禀跑在最前,铁枪拖地的“哗啦啦”

声,像在给身后的人敲着鼓点。

他知道北城的墙薄,知道那里的民壮多是老人孩子,可他更知道——这城是块骨头,断也得断在拼杀里,不能烂在逃跑的路上。

风里的枯叶还在飞,像在追着这支往死地冲的队伍。

王禀的影子被残阳拉得很长,映在满是血迹的砖地上,铁枪的影子跟着他,在秋风里抖出一道不肯弯折的光。

北城的喊杀声越来越近,混着木头断裂的脆响、金兵的狂叫,还有自己人“跟他们拼了”

的怒吼。

王禀的影子被秋阳拉得很长,枪尖在地上划出火星,像要把这满城的血与火,都挑起来再搏一次。

风里的血腥味突然浓得化不开,卷着北城的烟火往南城扑,呛得人肺腑生疼。

王禀刚冲过两条马道,就见个浑身是血的民壮踉跄撞来,左臂被箭洞穿,箭杆还插在肉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剥夺金手指(清穿) 谍战:我当恶霸能爆奖励! 大宋第一女皇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天启大明 抗战雄鹰,开局就抢鬼子战斗机 铁马冰河肝胆照 反贼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双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