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净的讲话和随之而来的一系列任命,如同一场十二级的台风,彻底吹散了笼罩在湖洪县上空的阴霾。
整个县委县政府大院,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景象。
前一天还人心惶惶、无所事事的干部们,此刻都像是上了条的陀螺,在各自的岗位上飞旋转。
走廊里不再是窃窃私语,而是急促的脚步声和清晰的工作指令。
那些曾经被李卫民一派排挤、长年“坐办公室喝茶”
的老实人们,仿佛一夜之间被激活了,眼中重新燃起了光。
“变天了”
,这三个字,在每个人的心头,都烙下了滚烫的印记。
然而,新政的推行,远非一场会议就能一帆风顺。
第一把火烧向何方,如何烧得旺,烧得让所有人彻底断了念想,才是对陈净真正的考验。
而这第一道难关,精准地落在了“钱”
字上。
县财政局,常务副局长周正的办公室里,烟雾缭绕,烟灰缸里已经堆满了烟头。
这位以严谨着称的“铁算盘”
,此刻双眼布满血丝,死死地盯着面前的账本。
账本,是空的。
不,比空的更可怕。
李卫民在任的最后几年,大搞形象工程,加上贪污挪用,早已将县财政掏空,甚至还欠下了银行和施工单位一屁股烂账。
别说五百万,现在能拿出五十万的机动资金,都算烧高香了。
“老周,县建行那边怎么说?”
一名下属忧心忡忡地问。
周正狠狠地掐灭烟头,声音沙哑:“王行长那个老滑头,跟我打太极。
一会说要走流程,一会说我们县的信用评级太低,总之就是一个字——拖!”
他心里清楚,县建设银行的行长王大海,是李卫民一手提拔起来的,两人之间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利益输送。
现在李卫民倒了,王大海自保还来不及,怎么可能痛快地给新班子贷款?
眼看三天期限就要过去,周正心急如焚。
这是陈书记上任后交办的第一个硬任务,如果完不成,不仅他自己的脸没地方搁,更会严重打击新班子的威信。
深夜十一点,在办公室枯坐了一天一夜的周正,终于下定决心,揣着一本厚厚的、记录着历年可疑账目的笔记本,敲开了县委书记办公室的门。
办公室内灯火通明,陈净并没有回家,正在审阅一份关于全县水利设施的陈旧报告。
“书记,我……”
周正一开口,声音就带着几分愧疚和疲惫,“钱的事,卡住了。”
陈净放下报告,示意他坐下,亲自给他倒了杯热茶,平静地问:“是王大海那边不配合?”
周正一愣,随即苦笑:“什么都瞒不过您。
他用规章制度当挡箭牌,我……我没辙了。”
“他不是不配合,他是在试探,在观望。”
陈净一针见血地指出,“他在赌,赌我们拿他没办法,赌省里的风很快就会过去。”
陈净拿起桌上的红色电话,直接拨通了一个号码,并按下了免提。
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那头传来一个睡意惺忪、带着几分不耐烦的声音:“喂?谁啊?”
“王行长,这么晚打扰你休息,不好意思。”
陈净的声音很平淡。
电话那头的王大海瞬间清醒了,声音立刻变得谦恭起来:“是陈书记?您……您有什么指示?”
“指示谈不上,跟你通报一个情况。”
陈净不紧不慢地说道,“省纪委联合专案组的同志,明天想去建行查一下账,重点关注过去几年涉及洪湖大桥项目的所有资金往来。
我寻思着,咱们县里的项目,总得先跟王行长你打个招呼,免得专案组的同志工作太粗糙,让你难做。”
电话那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周正甚至能听到王大海粗重的喘息声。
这哪里是通报情况?这分明就是最后的通牒!
查账是假,敲打是真!
王大海跟李卫民那些烂事,真要让省纪委去查,他这个行长也就当到头了!
过了足足半分钟,王大海的声音才再次响起,带着明显的颤抖和谄媚:“陈书记,您……您看您说的,这点小事怎么能麻烦省里的同志!
是我工作做得不到位!
新桥建设是全县的头等大事,我们银行责无旁贷!
我保证,明天一上班,第一件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