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把苟大川捆好后就去阎老二家。
这会迎亲的人吃完饭正要离开。
阮小玉看见女客迎亲的是三婶和枣花。
枣花一脸不情愿的模样。
看来她知道自己弟媳怀孕的事了。
韩巧巧还真是偏心,为了面子,为了儿子,竟然不顾他们一直迷信的东西,逼自己女儿去。
三婶倒是好像不知道,她穿着崭新的防寒服,头发梳的光亮,很是时髦。
听到旁边大娘大婶起哄说她漂亮,今天是贵人,她倒是高兴的眉开眼笑。
由于阎志豪不去做总领事,所以领事的事就落在了三叔身上,他也穿着新棉袄,这三叔家的家底还真是殷实,就连孩子都穿的很新。
要知道在这个贫瘠偏远的乡村,能使大人孩子都穿上新衣服的人家,可是中上的家庭。
可见这三叔家不是日子不好的人。
再看阎志高,一套西服,外边是一件蓝色风雪衣,是亮皮的那种,公子哥无疑,头发上还喷了摩丝,谁看都是城里的富家公子哥。
他那得意的劲比胸前的红花还耀眼。
在看看身边的阎志豪,一早去砍树了,刚回来,还没收拾一下就来找她,看到那一幕,所以没时间收拾。
这会灰头土脸不说,身上的衣服也是缝缝补补又肮脏,再加上他对容颜的放纵,对比起精修的阎志高,那就是叫花子一个。
不过这样的叫花子倒是让阮小玉充满安全感。
她不顾有多少人在,挽住阎志豪的胳膊,对迎面打招呼而来的马三毛笑着说道:“嫂子,我们是不是来迟了,这面还有热乎的没?”
阎志豪垂眸,目光落在阮小玉的逐渐变得细腻的手上。
就是这双手在那天晚上,寻着热意,钻进他怀里,抱着他的腰,挠在他的心上,使他心烦意乱了一个晚上。
此时,看着很随意的动作,却让他心又跟着起了暖意。
马三毛看到阎志豪,心里还是怯怯的,愣了一下后,就拉着阮小玉的手,指着中间的屋子说道:“有呢,有呢,嫂子带你去那屋,那边汤和面都是刚端上来的。”
阮小玉顺势放开阎志豪的胳膊,对他说道:“你先去找村长,完了过来吃饭。天大地大都没吃饭大。”
阎志豪很乖顺的点了点头,去找村长。
马三毛一脸惊讶,啧啧道:“这全村也就你能降得住这阎志豪了,瞧瞧,他在你面前多温顺,就像那没断奶的小羊羔。”
“在其他人面前,那就是一个眼神都能要人命的阎王爷。”
阮小玉被这比喻逗笑,“嫂子,你就拿我寻开心,奶奶和村长的话他不也听吗?”
不过说心里话,阎志豪变成这样,还不是大家逼他的,他何尝想这样,说起来倒是很让人心疼。
“那不一样,阎志豪对他们那是对长辈的尊重,对你那是掏心。”
“都说老婆孩子热炕头,你就要把他这冰块焐化了。”
马三毛说着还往阮小玉的肚子上瞧了瞧。
阮小玉:“……”
这误会恐怕一下解不开了。
阎志高被众星捧月着,见两夫妻没理他,顿时就不高兴了,但是被人吹捧了两句后,他又高兴了起来,看阎志豪的背影也带着不屑。
阮小玉知道奶奶有小慧陪着饿不着。在这喜庆的日子里,也不会受气。便故自坐下来吃饭。
不一会儿阎志豪也回来了,他不多言一个字,疯狂炫饭,面都是小碗量,他直接把五碗的量倒在一起吃。足足干了这样的三碗。
阮小玉看笑了,都说吃饭看干活,他能吃能干。
当然她是反例,能吃却干不了多少活。所以之前阎志豪会觉得她浪费粮食,眼神总是露着嫌弃。
别说面真好吃,阮小玉小碗量也吃了五份。
吃饱喝足后,阮小玉去看了看奶奶,见她在热炕头坐着和亲戚聊天,她也就放心了。
韩巧巧也是精明,知道大喜的日子不能给自己找麻烦,还要给自己赚脸面,便把老太太奉为座上宾。
阎奶奶看见阮小玉就拉着她给身边的人介绍。
阮小玉这才知道和老太太聊天儿的都是七大姨,八大姑,并不是村里的人。
她一一打过招呼,听完大家的夸奖后便收起强颜欢笑把小慧拉在一边,给她交代了一下,便去找阎志豪。
现在的小慧和以前不一样,把奶奶交给她,阮小玉放心。
就是没看见阎建梅,不知来了没?
“哎,我说志豪媳妇啊,你从昨天到今天,面也见不上,自家人过喜事,你好歹也帮个忙啊,别只带张嘴。”
阮小玉出大门的时候,被韩巧巧拉住。
阮小玉只好站定。
她挤起一个笑容, 温柔道: “二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