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高世君离开后两日了,汪骊还靠着他迷惑太子,再者也非常享受他的特别“服务”,好好畅快了一回,俩人这才谈到正题。
张括听说高世君已经答应娶汪晴了,不由哂笑道:
“娘娘,那肃亲王可就太不厚道了~”
汪骊听张括又是话里有话,不由问道:
“此话怎讲?”
张括笑道:
“娘娘的妹妹,也是金枝玉叶,看在娘娘面子上也该好好对待,可怎么能一进门就做后母了呢?”
汪骊心里咯噔一下,莫非他知道华儿的事?可其实她自己都不是很明确三皇子到底是老皇帝,还是高世君的,不过为了笼络高世君才信誓旦旦说是他的而已。
正在惊疑不定,只听张括又道:
“而且还是个外室生的,都不知道哪里来的野种~”
这话一说汪骊的心终于落了回去,可转而又好奇起来,问道:
“到底怎么回事,你说清楚了。”
张括这才和盘托出:
“我家有奴仆的老家正是东庄的,我就好奇打听了一番,听说高世君以前的外室怀孕了,现在跟那些军头们的家眷住在一快,虽然没有名分,可却是当成奶奶般养的。”
其实张括的家奴们并未打听出什么细节,只听旁边农户、猎户得到消息,说是有长官家奶奶怀身孕了,所以任何野味之类送去都有大赏钱。
他一推算,能在此时还如此厚待的多半身份尊贵,那就只有高世君了,而高世君只有一个女人,就是那个骂他贱人的丫头了,而说到汪骊这里,一来试探,二来,既然他必须全部押宝在汪家,那他就必须尽量给自己提高身价。
目前的情势来看,只要有高世君,他恐怕在汪骊跟前只能做个男宠罢了,很难真正有出头之日,然而若这俩人有了嫌隙,他就能趁虚而入。
果然,汪骊的脸色一沉,但男尊女卑的礼法还是懂的,是以嘴上道:
“你这话真是无聊,堂堂肃亲王,到如今未娶王妃,难道有个外室都要稀奇不成?你也是男人,不觉得如果没有才奇怪吗?”
张括讪讪一笑,道:
“娘娘有所不知,这怀孕的外室可不是一般人,她姓戈名唱,乃何大夫的徒弟,我听说她跟肃亲王可是情分非常,多次救肃亲王于危难啊!”
汪骊若有所思了一会儿,道:
“你想说什么?”
张括给她捏着腿,笑道:
“其实就是闲话而已,我父亲多年顽疾,所以常去四世药堂请此女的师兄,也经常看到此女,记得夏天时她还没有什么,这肃亲王去了临安,反而怀孕了~”
“你是说她红杏出墙?!”
汪骊脱口而出,张括别有深意的一笑:
“如此伤风败俗,然而肃亲王却完全不在意,还准备将她的孩子当成自己孩子,这情义简直非常人可比啊……”
汪骊越听心里越不痛快,这就是人的劣根性,以前高世君只看到她,只以她为先,但如今要是有人分走了他的爱意……哪怕他若是对汪晴表现出一点点好奇,她都不会高兴的,何况张括如今讲的绘声绘色。
然而表面的风度她还是有的,复又淡淡道:
“你有何想法说就是了,何必老绕弯子~”
张括从小腿按到了大腿,用谦逊的口吻道:
“我倒不是编派肃亲王什么,而是担心娘娘被他迷惑了,虽说男人三心二意很正常,但我知道肃亲王并非这种人,自从娘娘进宫,他多年不娶王妃就可看出,但若一边对您自称念念不忘,另一边却对别人情深不寿,这不是很矛盾吗?这对您的春秋大计,可是很危险啊……”
汪骊想起前两日,高世君抱着孩子时的笑容,捧着自己手时的样子,感觉张括有些挑拨离间的意味,要说高世君因她不娶王妃她是相信的,问题是如今他还是没娶王妃,若不是她游说,高世君也不会娶汪晴。
思及此更加觉得张括在危言耸听,颇为不悦道:
“张大人,我觉得你有这闲工夫还是好好想想,该怎么帮我多打听出些太子的动向比较好。”
张括听出她的不高兴,忙退一步道:
“好好,我也是瞎操心,我只是觉得,好歹是娶娘娘妹妹,弄个不明不白的私生子成了长子,不说打不打脸,就说这以后袭爵什么的也麻烦啊!”
汪骊想想这倒确实是。
她的计划中,娶汪晴后是不准备让她怀孕的,以后高世君的孩子全部由她来生,汪晴做个名义上的母亲来教养,如此她两边都能攥在手心里,毕竟若汪晴有了孩子,难免会有私心的。
至于高世君,虽然他对自己心意未变,但……她回忆起他想到天华不能认祖归宗时的样子,可见他很看重子嗣,而且他自己雄才大略的,当然不喜欢脓包儿子,若是那个私生子占着长子名头,又是个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