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飞枝记 > 第三百四十六章形势2

第三百四十六章形势2(1 / 2)

高世君能来信显然没有成功,说明他的势力有在南方稳固了下来,所以皇帝非常忌惮,又不能明着逼太狠以免直接造反,所以只有暗杀一条路了。

可她到底该如何呢?

阴奉阳违?高世君万一有眼线发现了该怎么办?再者,高世君说唇亡齿寒倒是对的,万一暗杀成功高世君真被灭了,皇帝身体其实并不好,若是哪一天提前走了,他们母子在太子手上哪里有活路?

再者,别说太子,就是皇子自己……他当年用柳家对付肃亲王,现在用她家铲除柳家,保不准有一天觉得汪家碍眼,又要扶植谁来扳倒他们……

再想想信上说的“只会病”?

她拿了一点喂给猫,果然不一会猫病恹恹起来,但确实无事,她有些放心了,若是病卧在床的皇帝,对她其实也是有利的。

于是等皇帝来放一些在羹汤里,第二日皇帝便觉得着了风寒似的难受,让御医来,开了些抵御风寒的药,服下去毫无反应,只觉得浑身无力感更甚。

皇帝一生病就心情不好,开药的御医立马被拖出去斩头,换一个大夫过来,看症状像是中毒,但宫中这是忌讳,哪怕是疑似,说出来就能要很多人的命,是以便开了催吐解毒的药,立马上吐下泻,乍看像是病情加重,于是这个被直接抄了全家。

剩下的御医要么连夜逃走,要么装病,前者全国缉拿,后者从**拖到皇宫继续看,结果是御医病的站都站不稳,根本没法看。

宫内乱作一锅粥,宫外也是一样。

御林军四处找大夫,四世因为刘宽的通风报信,又经过四世通知到新世,全都早就关了门,在刘宽安排下躲到南庄去了,总算躲过一节,然而京师府第其他大夫就没那么好命了,纷纷被抓去宫里会诊。

让他们开方开药,先找其他人试药,没问题再给皇帝服用,然而每每别人都很好,一到皇帝反而就严重了,总之若停止服药还感觉身体平缓些,只要服药就会加重。

汪骊一看心里大呼不好,上了高世君的当,可看皇帝似乎还能坚持下去,又稍稍放了心,这情绪一上一下难免动了胎气,孩子提前降生了。

所幸生出来是健康的,是个皇子,汪骊是一边高兴一边担心,高兴有了孩子等于有了依仗,担心皇帝一命呜呼,她的孩子又是皇子,太子更加不会放过他们了。

至于皇帝的病,其实是一种蛊术,在四处探访药源时,高世君曾无意中听到这个东西,觉得很有意思,恰好高钱待过的杀手组织有人会这个,于是派了很多人去西南查访。

这次给皇帝用的蛊并非多么恶劣,但有个特点,你必须下猛药给他催吐催泻三天三夜才能排除,但经此之后被下蛊的也会大伤元气。

而御医当中也有人下对药了,但皇帝一上吐下泻就以为方子有问题,御医本身并没见过这种蛊术,也没有十分把握,所以一恐吓不仅不敢治疗,也以为是自己错了,皇家还到处杀人抄家,简直是自寻死路。

这就跟当年曹操杀华佗,简直如出一辙。

死了那么多人后,皇帝迫切求生的心就淡了一些,加上小皇子出生,心情大好,一时反而觉得身体轻松了许多,不由大骂那些庸医,觉得是他们开错了方子。

其实哪里知道经过大夫们和他自己的折腾,已经油灯耗尽,这身心轻松也只是回光返照,不久便似中风似的,瘫痪下去了。

按照建制太子还是无法登基,皇帝拼了命终于口述出令他监国的话,汪骊暗暗大惊失色,月子都不敢做完,忙以给皇帝祈福的借口,要求到报国寺长住抄经。

太子本来还忙不到她那里,转念一想也是好事,少一个敌人在跟前,也少个监视啊,于是不仅赞同,还暗暗唆使仅剩的那个御医建议皇帝一起去,因为山里空气好,便于恢复如此皇帝也不在,他可以大展拳脚了。

于是宫里又忙作一团,不过就在城郊,却收拾了十几辆大车的东西,唯一的御医也让跟着随行,一路浩浩****起驾报国寺。

汪骊非要离宫还是怕太子加害,毕竟现在她也生了皇子,虽然年纪小,但在太子眼里说不好也是妨碍,于是指使御林军先清山,将原来的山民都赶走,然后连山脚都围起来,几乎每十米就有岗哨,如此才安心住了下去。

这么一闹腾京里早炸开了锅,而远在江南的高世君,也在汪骊一下了药后就知道了,因为自从上次假病后,他就开始留意起在宫中布置眼线了。

但他还是谨慎的,用朱济的口吻笔迹写信回去保平安顺便问情势,先用信鸽寄到刘宽处,再派人送到长公主府,很快回信由送信人取到手,继续回到刘宽处寄信鸽。

信中描述却是如此,还让朱济回来到半路停留,免得生出其他变化,高世君这才安了心,去到朱济别墅,直截了当提出送他回京。

朱济觉得奇怪,道:

“我这还未痊愈,再说,怎敢劳烦王爷……”

高世君笑了笑:

最新小说: 华娱之随心所欲 带着反派崽崽改嫁,摆摊开饭店 活着:我成了地主家儿子徐福贵 玄门主播万人迷,赚够一亿就退休 穿书女配跟反派大佬领证剧情崩了 七零娇小姐随军,惊艳家属院 改嫁权少当天,前夫带全家跪求别嫁 重生之我在异界当大佬 仵作千金娇又狠,回京掉马杀疯了 我们全家都能听到堂姐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