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徒敢来侵犯,就轰它娘的!
尼德兰人好歹也信主,再加上南海局暗示,三座日本的主之城修好,全归你了,尼德兰在日本就有固定的城堡和港口,以后做日本和朝鲜的生意,更加便利。
尼德兰人一想,这划算。
又派海船跑了一趟,确认了事实,于是慷慨解囊..
郑芝龙拿到了这些钱粮物资,转手就去朝鲜进货,进木料丶砖石等「建材」。
他叫朝鲜分局的人收买朝鲜地方官吏,把当地的城寨拆一部分。东城丶西堡丶南寨丶北镇,各拆一部分,不要指着一只羊薅羊毛。
上面官员来查,一问就是年久失修,自然坍塌了。
到后面还能吃一笔修缮钱。
美得朝鲜各级官员们鼻子直冒泡,恨不得把汉城都给它拆了卖钱。
天草时政的同心会,得到了大量「建材」和粮草,又重金聘请了十几位大明工程营换马甲的「祖传泥瓦匠」,开始大修特修。
西教教士们天天打鸡血,说义务参加修筑是对主的虔诚,数万信徒们自带乾粮纷纷前来做工。
天草时政等人又用粮草利诱,来修城的人每天多少口粮。
此时的日本农民等底层百姓,普遍受「八公二民丶七公三民」的沉重压榨,饿得双眼发绿,听闻这等好事,肥前肥后等九州各地的百姓蜂拥而至。
做工挣口粮的同时还接受主的洗礼,他们很快也成为主的信徒。
没法子,信主有粮食吃,被人欺负了还有人帮你出头,诱惑太大了。
九州肥前丶筑后两地领主和官吏最清楚情况,可他们牵涉太深,转头装聋作哑,当什麽都没看到。
附近肥后丶筑前两地的领主和官吏,甚至更远一点的丰前丶丰后和萨摩等地的领主和官吏却察觉到不对。
治下的百姓们纷纷往肥后跑,自家的田地荒废了。再一查,居然有人在私自修建城堡。
这还得了!
立即上报幕府。
江户这次反应很快,立即派人来肥前筑后,查办此事。
此事眼看藏不住,有可能要开打。
郑芝龙拿不定主意,就派人坐快船回本土,送出急报。
此急报出长崎港,不到二十一日就先送至上海,再转到苏州朱由校的手里。
朱由校把这份急报给黄尊素丶温体仁和周延儒看了,问他们三人意见。
温体仁和周延儒习惯性把目光转向黄尊素。
这两位内阁首辅和阁老,已经习惯皇上通过制置司做决定,他们内阁和六部负责执行就好了。
「皇上,原城这三座城是我们搅动东倭局势,让他们内让的三枚钉子。
现在这三枚钉子还不够大,还搅不动局势,需要扶一把。
不如传旨给乐浪都司,抽调部分海军舰船,以及两个团的陆战队,支援这三城?」
听了黄尊素的话,朱由校沉默了一会,才缓缓地说。
「原本朕也是这个想法。但思前想后,大明的海军还没有强大到主宰东海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