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启大明 > 第二百三十四章 温体仁的小心思

第二百三十四章 温体仁的小心思(2 / 5)

sp;   温体仁心细,听出朱国桢话里的意思。

    这是在鼓励他「拨乱反正」,「扬清激浊」。

    这是我能做的吗?

    朱公,你可不要害我!

    你当年是忤了皇上的圣意,全身而退。那会皇上还在蛰伏期间,出手有所顾忌,你能全身而退,回到原籍颐养天年。

    现在皇上展现不世之姿,屡立不世之功,脾性可就没有那麽好了,我要是再忤了他的圣意,可能连全尸都回不来原籍。

    温体仁不动声色地点头:「朱公良言赤诚,温某记住了。」

    过了两日,黄道吉日,温体仁丶申用懋和茅瑞徵三人乌程码头登船。

    朱国桢率两浙名士上百人,在码头相送。

    三人的船沿云溪北上,在大钱湖口入太湖,横穿太湖,在无锡转入毂溪口,汇入运河。

    申用懋和茅瑞徵有些不解。

    「温公,何必这麽着急?

    我们可沿着运河分支徐徐北上,过南浔丶震泽,在平望汇入南运河,再过苏州,直上无锡。

    何必冒着风高浪急的风险,横穿太湖?」

    温体仁看着两人,袒露心声。

    「申公,茅兄,而今局势板荡,我正道之士屡屡受挫,就是因为朝政晦暗不明,我等不明其究。

    温某恨不得插上翅膀,马上飞到京师,入阁理事,调和阴阳,厘正万事。」

    申用懋和茅瑞徵对视一眼,心里虽然觉得有些不对,但温体仁说的如此赤诚,也不好说什麽。

    官船北上,很快到了丹阳,换江舟过长江,直抵瓜州。

    在这里夜宿一晚,换乘调拨来的漕运官船。

    刚安顿好,天已黄昏,突然有小内侍带着两位随从,登上官船。

    「小的见过温元辅,这是我家爷爷的名帖。」

    温体仁狐疑地接过名帖,打开一看,脸上的肌肉跳动不已。

    「司礼监秉笔太监,同署提督东厂事,奉诏镇守南京魏忠贤。」

    温体仁问:「魏公公这是?」

    「我家爷爷奉诏回京述职,昨日就坐江舟到了瓜州,听闻稳元辅的船今日会到,故而等了一日。」

    特意等我!

    温体仁脑子迅速地转动。

    魏忠贤这两年虽然没有天启五年前那样凶嚣万分,但坐镇南京,与东南近在咫尺。

    而身为南京镇守太监,刘国华和冯梦龙丶堵胤锡等人的许多方略,都是由他出面协调发布。

    几大案抓捕数以万计东南官绅士儒,其中很大部分也是他下的令。

    对于东南士林们来说,魏忠贤这个名字,更加具象化,简直就是一把架在脖子上的利刃,现在连骂都不敢骂。

    为何?

    以前魏忠贤远在京师,把他十八辈祖宗骂遍,他也听不到,更是鞭长莫及。

    现在近在南京,权势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被废三年后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反贼 铁马冰河肝胆照 大明补牙匠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