勋丶杜之秩之流的都杀了,留个王承恩就好了。
再叫他写个奏章,就说德薄才疏,不敢就藩,恐乱地方,又徒耗百姓膏脂,请留京居住...「
曹化淳心领神会地说:「信王殿下乃皇上亲弟,当为天下诸藩亲王之表率。」
朱由校在前面摆了摆手。
弟弟,看在历史上你和王承恩在煤山上宁死不降,朕就留你们性命。
只不过,你们要好自为之!
在心里掂量好自为之的人,还有慈宁宫的郑氏。
她心有馀悸,在慈宁宫后殿坐下,心还砰碎乱跳。
胡尚宫端上一碗参汤呈到跟前,主动说:「娘娘,今晚寿皇殿的事,真是吓死人。」
郑氏拍了拍胸口,「是吓死人。
哀家才回过味来。李氏倒行逆施,筹谋这骇人谋逆之举,皇上会一点都不知道?
这宫里,不知道有他多少眼线啊。「
「娘娘,皇上故意演了这麽一出戏,意在娘娘?「
「哀家只是捎带着,估摸着,还是外朝那些狗屁倒灶的事。
你没听到吗?李氏是通过她弟弟,跟赵南星那伙人勾连上了。」
胡尚宫灵光一闪,「娘娘,可能还有信王。」
「信王?有他什麽事?」
「娘娘你想啊,这些逆臣意图谋害皇上,那后招是什麽?总不能犯下如此弥天大罪,什麽后招都没有准备吧。」
郑氏目光变得锐利,「李氏勾结贼子,家宴献羹,哀家,皇后,跟着皇上一起被除掉...
然后以太妃的身份,与外臣内外勾结,下诏立信王..
李氏这个贪鄙妇人是想不出如此周全狠辣的计谋,定是外面有高人指点。
只是他们肯定想不到,一切都在皇上的算计中。「
郑突然眼睛闪,现出惶然之,「洵还在护国寺?」
胡尚宫答:「娘娘,福王殿下跟其他九位藩王还在护国寺...学习,据说明天要动身,去天津参观。」
「下狱的唐王丶晋王和赵王,可有消息?」
「礼部丶都察院和宗人府合议,三王罪大恶极,削籍除爵,西市口弃市,三藩除国。司礼监朱批,说念及同出于二祖,免弃市,赐白绫,留个全尸,三藩除国。」
郑氏倒吸一口凉气。
胡尚宫忍不住低声说:「世人都说,皇上的心比钢铁还要硬。
娘娘,要不要遣人去劝劝福王殿下,不要拧着着,皇上万一没了耐性,吃亏的还是他。
钱财都是外物..」
郑氏闭着眼睛,过了半刻钟,终于长叹了一口气。
「是啊,钱财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
洵儿是皇上的亲叔叔,正是这个亲叔叔名分,才让哀家揪心。
万历年国本之争,皇上已经懂事。
他当时看到了什麽,把什麽记在心里,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