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启大明 > 第二百章 洪承畴眼中的好人!

第二百章 洪承畴眼中的好人!(3 / 5)

p; 李瑾授着胡须,老神在在地说:「宣府镇,乃拱卫京畿西北要镇。大同丶山西,更是直面土默特蒙古人,拱卫山河表里之腹地。

    此三镇,朝廷屯集重兵,经历无数血战,是大明边军中最为骁勇善战之众,实乃大明九边之柱石。」

    听到这里,洪承畴冷哼几声。

    大明九边柱石,也不再是宣大山西三镇兵马了,你们已经没有讨价还价的本钱了。

    可惜,你们还沉溺在过去,执迷不悟。

    也好。

    李瑾继续往下说。

    「不过能战是能战,就是骄将悍卒,桀骜不驯啊!」

    「桀骜不驯?」

    「是的,上面的将官喝兵血,吃空饷,养家丁。朝廷发下的粮饷,他们敢截走一半。分到下面兵卒,只是杯水车薪。

    于是下面的兵卒们忿忿不平,时常闹饷...

    为了解决困境,朝廷时不时派清军巡边御史下去清点名册,厘查帐簿,剔除积弊..

    可往往是好一阵子后又好景不长,局势又变得让人焦头烂额啊。」

    李瑾摇着头,叹息不已。

    洪承畴默默地听着,没有发表意见,不过却听出李瑾话里的警告之意。

    不要轻易对这三镇边军动手,会出大事的。

    洪承畴心里冷笑几声。

    边军现状,他巡抚延绥和宁夏两镇时,早就摸得清清楚楚。而锦衣卫都尉司和制军院录事总局,早就有报告,调查得仔仔细细,明明白白。

    关键还是文官欺压太甚。

    他们手里握着粮丶兵籍丶考功丶赏罚等大权,又负责作战调度和指挥,死死地捏住边军将士们的命脉。

    要他们生就生,要他们死就死,就算一般胥吏,都能拿捏参将副将,让他们进退两难,只能委屈求全。

    人性险恶,许多人手里有点权力,就会张牙舞爪,为己谋私利。

    文官集团完全掌控着边军将士,还不受监督。

    什麽巡边丶清军丶督粮御史,都是文官,不是同乡就是同科,官官相护,携起手来打压敲诈边军。

    粮饷还没出户部仓库就先飘没三成,路上不是刮风就是下雨,又飘没了两三成。

    到了巡抚和粮台手里,又是飘没挪用和贪污。

    好容易剩下点残羹剩渣发到落到边军诸镇各营,还得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层层盘剥。

    那些为大明浴血奋战的兵卒们,不仅付出没有得到半点奖赏,连养家糊口都做不到:

    一年到头,连口饱饭都吃不上,还卖什麽命啊!

    既然如此,那就一起摆烂。

    闹饷丶兵变丶抄掠地方丶杀良冒功丶不给钱粮不开拔...九边烂得不能再烂,尤其是辽东镇。

    但是在李瑾嘴里,边戎败坏全是骄将悍卒们的责任,跟文官们没有半点关系。

    文官们都是饱读圣贤经义的士子儒生,懂得礼义廉耻,怎麽会去做那些腌的事?肯定是那些少有教化丶粗鄙贪婪的武夫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铁马冰河肝胆照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反贼 大明补牙匠 被废三年后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