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启大明 > 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明版的推恩令

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明版的推恩令(3 / 4)

三千里的地方,路途遥远,牧场犬齿交错...

    朝廷不仅治理起来十分麻烦,光是调解各千户百户之间的冲突争斗,就应接不暇。

    此前漠南蒙古人,大大小小数百个部落,一年为了争牧场丶争水源丶争丢失的牛羊,不知要打多少架,有时候打着架就兵戎相见,变成打仗。

    朝廷不仅调解麻烦,一旦一时失察,处理不公,就会引起民愤,使双方怒火更盛..:」

    「那李先生的意思是?」

    「分给宰赛三人,以示恩宠!」

    何腾蛟摇头反对:「恩太滥而无恩,过于恩宠,反而让他们三人恃宠而骄。

    如果分千户太散乱,嫌麻烦,就设卫,开平左中右三卫,下面再分设千户,这样就稳妥了。」

    朱大典马上接着说:「设了三卫,还不是要派人去管?派谁?

    朝廷派官员去,谁愿意去漠南苦寒之地?就算有人愿意去,他们与蒙古人语言习俗不同,格格不入,如何融洽,如何服众?

    孟白先生(李长庚)就是清楚这些问题,才指出乾脆把察哈尔部分给宰赛三人,让蒙古人管蒙古人。」

    杨嗣昌抓到话头了,「如此一来,行的不就是祖制前例的土司制吗?

    皇上在此前的制置司军国平章会上提及过,西南平叛完成后最迫切的任务就是改土归流。废除土司制,改为流官制,把西南各地彻底纳入大明管辖治理中来。

    这是未来大明国策之一。

    西南改土归流,漠南又行土司之制,这不是与国策背道而驰吗?」

    各说各有理,杨嗣昌四人唇枪舌战,争论不休。

    黄尊素静静地听着。

    漠南蒙古人治理,确实是个大麻烦,国朝没有先例。

    或者说洪武永乐年间的设立卫所制度,是失败的。开平卫,全宁卫,以及泰宁丶朵颜丶福余的元良哈三卫,都是失败的例子。

    打下来的土地守不住,开平卫和全宁卫到宣德年间悉数内撤,彻底放弃。

    兀良哈三卫最后和蒙古人左翼合流,从大明的屏障变成了寇边抄掠的祸害。

    以千户模式直接治理,朝廷就能直接掌握一支骑兵力量,制衡漠南的李,这个诱惑非常大。

    但弊端也非常明显,按照皇上的新式说法,治理成本太高,得不偿失。

    分封给宰赛三人,朝廷等于甩掉了包袱,治理成本极低。

    但弊端就如杨嗣昌所言,行土司之制,还不断给这些土司增强实力,现在可能没事,等三五十年后,极有可能养肥了几只恶狼,对大明狠狠来上一口。

    老奴当年不也是如此养大的吗?

    那该怎麽办?

    黄尊素不由想起皇上此前说过的话,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势制宜!

    心里慢慢有了定计。

    朱由校等杨嗣昌四人吵得差不多了,转身看向黄尊素。

    「黄先生,你有什麽意见?」

    黄尊素不急不慢地答:「皇上,臣看过开平都司呈上来的捷报,里面有说到,这次大捷,宰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被废三年后 铁马冰河肝胆照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大明补牙匠 反贼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