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启大明 > 第四十八章 跟着皇上一起进步

第四十八章 跟着皇上一起进步(3 / 4)

两个颜体字,上面是一行半圆的字:「大明国计银行」,下面是「天启五年」。

    毕自严举着手里的一枚银币,开始向众人解释:「大明国计银行是奉皇上旨意,由制置司开办,当为大明中央银行,发行货币,颁布金融政策,以及管理其它金融机构...」

    说了一通国计银行的职责,众人虽然听得迷糊,但也习以为常。

    制置司这些日子成立的新机构如雨后春笋,职责千奇百怪,初开始觉得摸不到头脑,后来却觉得意味深长。

    渐渐的大家也从惊讶变成习惯。

    「本人暂判大明国计银行理事长。这银币是发行的第一款货币,由孙初阳(孙元化)在开平制造的水力冲压机,冲压而成,与铸造相比,快捷精美,成本低。

    银币圆周边沿还压有六个菱形花纹,如果超过四个花纹模糊不清,该银币回收重造。

    这银币重二十七点九克,含银九成,合计二十五克...这个克,是皇上与孙初阳一起为煤铁局制定的新重量单位。

    先是以钦天监测量,得出长度单位米,十分之一为分米,再十分之一为厘米,再十分之一为毫米。

    然后一立方分米煮开过的水为一千克,即一公斤...皇上,臣没有记错吧。」

    「毕公没有记错。」

    朱大典好奇地问:「皇上,为何要造这个银币,而不是直接用金花银或太仓官银?」

    朱由校笑着对毕自严说:「毕公,要不请你给大家解释一二。」

    毕自严欣然道:「好。臣就卖弄一番,看看从皇上那里学到的经济之法,金融之道,到底学到了几成。」

    他环视一圈众人,大声道:「大明财政崩坏的原因之一,就是货币权旁落,任人操控。」

    货币权?

    又是个什麽玩意?

    毕自严侃侃而谈,「货币就是能在市面上买到东西的凭证,国朝初年有大明宝钞,现在一文不值。

    然后是铜钱,正德年后银子逐渐流行。市面上有金花银和太仓官银,但只要是银子,不管是张三铸的还是李四化的,大家都认。」

    众人点点头,是这个理。

    「大明的银子多半是从东倭以及西夷流入,每年有数百万两。

    具体多少,没人知道。

    只要拿出银子,就能买到东西。而银子进出大明数量又无人可知,这就造成大明物价极其容易受银子影响。

    今年银子多,物价上涨,明年银子少,物价下降...

    波动起伏,不仅市面上的生意大受影响,国计民生也跟着一起跌宕...」

    毕自严给众人上了一堂货币课,聪慧的众人也意识到,货币权原来这麽重要。

    话刚落音,堵胤锡迫不及待地说:「皇上下诏授权大明国计银行造银币,以为法定货币。

    只要良法得当,市面上的银子必须经由大明国计银行过一手才能算得是货币,否则仅为贵金属。

    此法大妙!

    如此一来,可稳定物价,稳定市面...」

    朱大典和卢象升却听得迷迷糊糊,朱由校看在眼里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被废三年后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反贼 铁马冰河肝胆照 大明补牙匠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