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启大明 > 第三十七章 又是欠俸闹的!

第三十七章 又是欠俸闹的!(2 / 3)

bsp; 袁可立看着两人,陷入沉思。

    你俩搁我面前演戏了!

    听到风声说,皇上调毕自严进京,要让他入制置司,专理平辽钱粮统筹,以后两人就是某种意义上的同僚。

    袁可立觉得很有可能。

    现在户部尚书李起元也是位理财能臣,只是以前阉党和东林党都不喜欢他,处处受到钳制。

    六月后听说皇上在西苑召见他和陈新学多次,然后户部的改革财赋方案出炉,激起轩然大波,弹劾奏章如雪片一般涌向内廷,全被留中。

    皇上还两次派内侍送人参以及时令水果,说李尚书和陈侍郎为国操劳,实在辛苦,特赐恩慰。

    摆明了要力挺两位...

    户部!

    袁可立猛地想到了。

    他盯着毕自严,眼神有些不善。

    你个老毕!心里早就猜到今日闹事,目标可能直指户部,却装聋作哑不知道。

    我俩在天津那几顿酒白喝了?居然处不下一点感情?

    一行马车转头出了崇文门,贴着内城墙根的街道上行驶着,去打探消息的随从跑了回来,坐在马车前面,隔着帘布,气喘吁吁地禀告情况。

    「曹公公,毕抚台,老爷,小的刚打听到了,东城闹事,是鸿胪寺寺丞陈荣安,因为户部欠俸禄三四个月,一家老小十馀天揭不开锅,去户部申诉又被赶了出来,悲愤之下,一家五口,全部自缢于家中。

    他的好友早上闻噩赶到,料理后事。

    上午中午,闻讯赶去吊唁的京官越来越多,大家谈及户部欠俸之事,义愤填膺。到了下午,不知谁挑头,数十位京官拉着条幅,要去户部给陈荣安一家讨个公道。

    陈荣安一家住在东城东直门一带,这些京官扯着条幅,围着东城绕了一圈,然后更多的京官,还有国子监监生丶顺天府学学子,纷纷加入其中,聚得六七百人,其势汹涌。

    消息也迅速传遍了京师五城,西城丶中城丶南城的百姓纷纷涌向东城。现在据说人群已经涌向大明门的户部...」

    曹化淳丶袁可立和毕自严神情严峻,目光闪烁。

    国朝官员的俸禄,可以说是历朝历代最少的。

    正德嘉靖年后,国家财政困难,国库窘困,俸禄经常折色,然后是少发欠发。

    万历初年,张居正改革,财政宽裕了几年。

    万历十年,神庙先帝亲政,朝廷财政急转直下。尤其是三大征后,国库穷得连老鼠都搬家。

    万历中期,出现过京官妻女被饿死,以及合家上吊的事情。

    那都是五寺等清闲官,地方没有冰炭孝敬,又没捞到出去主持乡试的肥差,只能穷到吃土。

    国本之争到了白热化,党争越演越烈后,底层京官们的情况反而好转了。因为党争需要动员大量的京官上奏,弹劾对方,以数量堆积质量。

    京官们的奏章能换钱,今天替齐党上奏弹劾楚党,明天跟着浙党上奏弹劾东林党,人人有钱拿,生活有改善。

    想不到天启年,居然又有穷窘京官被逼得合家上吊!

    「想不到真是矛头直指户部!」袁可立幽幽叹息道,「李惺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铁马冰河肝胆照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大宋第一女皇 剥夺金手指(清穿) 大明补牙匠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反贼 天启大明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