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启大明 > 第二十三章 巡盐银子进内帑还是进户部?

第二十三章 巡盐银子进内帑还是进户部?(2 / 3)

nbsp;他如此说,来宗道也就无话可说。

    李起元提起衣襟,在正座上坐下,对陈学礼说:「陈侍郎,你继续说。」

    「尚书,诸位,本官与尚书拟定的赋税改制共十三条。

    改制第一条,改军屯之法,即屯种宜责成武官。

    夕远之计莫如屯田,而行之不効丶是不得其人...观此前军屯诸多弊端,故屯种必责成武官丶而被责成者必须制定赏罚之法...

    接着第二条,清查监生官吏班办纳银,改及裁革効劳冠带制度。

    两京太学原以储养人材丶岂宜同各衙门官吏等办纳钠银免役者...今当定纳班银以免阄拨丶除举贡入监在纳班银...」

    陈学礼声音洪亮,说话不急不缓,就是带些口音,有些字听得含糊。

    「第三条,裁运司府州县佐式冗官。

    但不知阴糜廪饩先空左藏之储,减禄充饷之计无先于此者,冗员汰而俸薪即是军需,名器清而事例亦为增价量铨...合咨吏部尽将天下应裁冗官丶酌议妥上请施行,所扣俸银岁觧臣部充饷。」

    「第四条,清查督学衙门空廪和学田。

    天下府丶州丶县儒学皆有空月事故丶廪膳银两名为缺廪如学官缺俸之类,皆系正额钱粮,扣除在库以备督学公费者...此费清查之岁可得余银数十万两,奈何不以佐公家,而饱奸人之腹!」

    「第五条,监儒杂流不准优免。

    本朝军兴以后,天下大小缙绅皆不优免丁粮,以见急公之义。

    而今上如监生儒士丶下至承差知印吏员以及名色儒官儒士,加之武职武生等项丶皆有优免不等,此辈悉是殷实之家丶以入赀进身者。有何功于朝廷丶反蒙宽政?

    当清查不准优免。」

    「第六条,查核税契...

    ...第七条,暂改表马折色...

    ...第八条增各钞关余银...

    ...第九条申饬事例...

    ...第十条清查兵赏银两...

    ...第十一条查核茶法...

    ...第十二条严行考成...

    ...第十三条改革盐法鼓铸...」

    陈学礼一条条详细讲述,每一条都会有人提出意见,大家激烈讨论。

    但是会场牢牢掌控在李起元手里,要是有人偏题,或者「超纲」,他就会开口,不动声色地把话题拉回来。

    来宗道听了一会,深有感触,侧身探过头,对崔景荣附耳轻声道:「此十三法大善!瞻予公不愧是精于理财的能臣干吏。」

    崔景荣不以为然道:「法是好法,可是操持过急,对下面也过于苛刻。

    天下之事在于中庸。

    何为中庸?中者,和也。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来宗道没有再出声。

    等了半个时辰,会议开完,陈学礼等人起身告辞,值房里只剩下李起元和来访的崔景荣丶来宗道。

    「崔天官,有何来意,现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大明补牙匠 被废三年后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大圣觉醒,吃货妹妹不好养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挺孕肚守寡后,错嫁的亡夫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