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籍货轮被特区的潜艇编队击沉。
美国外交部发布公告强烈谴责中国侵略日本,并对贸易自由规则的践踏。要求中国停止封锁日本,允许贸易船只自由出入日本。
9月,中国外交委员会正式通知美国,美国的建议不予以采纳。
顿时,整个美国舆论开始变得火爆,国会中一片要惩罚中国的声浪。
9月底,美国国会通过援助日本法案,十月底将派出太平洋舰队在日本海实施军演。
十月中旬,蒙古方面军**,一个半月横扫朝鲜半岛,驻朝日军在海陆空协同作战战下,连撤退都做做不到,大兵团被分割,被第二集团军收拾的差不多了,便交给后面的第八集团军,已小股作战和游记保卫战术,清剿没有重武器的驻朝日军。
十月底,第2集团军攻克釜山。整个朝鲜半岛除局部还有小股抵抗,大部已经被蒙古方面军控制。
华北日军,在第1集团军的强大攻势下,摧枯拉朽,华北驻华日军根本难以抵挡武装到了裤裆的第1集团军,十月底,驻华北日军全部歼灭。
十月底,中国外交委员会发布公告,警告美国太平洋舰队若进入日本海,中**队将予以击沉。
这个强硬声明,让全世界都神经一紧。操,特区政府真是缺根筋,还在跟日本处于战争状态,还去挑美国的神经?
11月,第35集团军率先攻克九州岛。而在本州岛上,第28、29集团军遭到了日军激烈抵抗,战局一直僵持在松山至冈本一线。虽然,遭到特区舰队海空轰炸,但是,日本的人海战术抵抗非常坚决,在特区汽油燃烧弹和堡垒穿甲弹的攻击下,伤亡非常惨重,经常是数万人的师团,一天就被炸没了。但是,日本人不惜一切代价的勇气,挡住了第28、29集团军攻入东京的步伐。
不过,这种无谓抵抗在11月底,明显已经变得疯狂,很多投到战线的师团,甚至只有老式的步枪,日本已经殚精粮绝了。
根据战报,从十月登陆到十一月底,光在这条战线上,日本投入了27个师团,共计七十多万人,伤亡起码在60%以上。
12月,日本在美国的援助之下,组建了一百五十万军队,加强了东京防线。而美国太平洋舰队不顾中国的警告,以三艘航母、9艘战列舰、12搜重巡洋舰、8艘轻巡洋舰、50艘驱逐舰、33艘潜艇、186架各型飞机,组成的庞大舰队,接近日本海。
12月底,三十万蒙古方面军投入日本战场。全世界的目光紧盯着特区与美国的选择。
38年初,特区召开一届四中全会。非洲事务执行官谢长柄、北部湾特区主任张旭东、工业和金融业特别委员会主任唐剑行、南太平洋执行官刘国栋被秘密召回特区。
38年初,特区最大的科技项目,被称为“太阳堆”的热核聚变商用堆,在戴燕成功点火商用。完美地实现了,中央委员会制定的,月球基地he3采集,地面商业发电,再支持太空技术发展的总体思路。不仅一举解决了特区不断攀升的电力需求,也为太空项目扩展提供了资金来源。
热核聚变堆的供电能力远远超过普通的核反应堆,以戴燕这个“太阳堆”为例,供电能力可以保证加州未来三十年增长所需的电量。
37年度,特区的工业化程度进一步加快发展,加州第一水泥厂,已经发展称为加州水泥集团,36年、37年陆续在澳洲、黑角、河内、宜宾工业区投资了十几个水泥厂,总产能已经突破三亿吨。
钢铁业以汉武钢铁集团、边钢集团、澳钢集团、黑角钢铁集团和攀钢集团为龙头,铁矿采集能力超过了八亿吨、炼钢能力也大幅度的突破了2亿吨。
工业和金融特别委员会在36年度和37年度在中东、南美、南极圈地开发油气资源,囊括了世界石油储量的70%,年开采原油突破了2亿吨。
而在23号基地,成功地完成了12英寸晶圆片的一系列技术复原。并在37年生产出了第一台本地笔记本电脑,第一台本地产智能手机,并在37年底实现了戴燕军事基地的互联网。38年初,通往非洲、澳洲、河内、上海的海底光缆开始动工铺设。
而在军工放面,37年底,第二批造舰计划的五十艘神盾级驱逐舰开始正式列入现役。四艘大型航母也开始铺设龙骨。“宋级”潜水艇到了38年初已经生产出三百多艘。
北部湾坦克工厂和特区戴燕坦克工厂年生产能力已经突破五千辆,各种战车生产能力达到了八千多辆。
最重要的是,中远程导弹技术实现了突破,37年试射了一枚3000公里的中程导弹,成功命中目标。导弹工厂也在38年初实现投产。
38年的一届四中全会以后,中央军事委员会正式通电全国,改编全**队。全国现役部队、保安部队、税警部队、地方武装一律接受中央军事委员会改编。
按照规划,中央军事委员会组建六大军区36个集团军、三大舰队、一个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