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部的训练鱼类。
该训练鱼类并没有使用音响制导系统,因为特区并不希望让英国人知道音响制导系统,所以,发射的是线导高速鱼雷。
线导鱼雷发射时,连接在发射平台和鱼雷上的导线同时放出,并随鱼雷向前运动不断放线,使导线始终悬浮水中处于基本不受力状态,保证发射平台与鱼雷之间的传输通畅。发射平台通过导线传输控制鱼雷的航向、航速、航深和姿态的指令;鱼雷通过导线向发射平台连续传回自身的工作状态、位置、运动姿态,以及攻击目标的方位、距离和干扰情况等信息。发射平台的鱼雷射击控制系统,根据目标和鱼雷的运动参数,经自动适时处理后,向鱼雷发出遥控指令,操纵鱼雷导向目标。
这种方式保密性好,攻击有突然性,而且对目标做出的规避动作能够同步修正自身姿态,达到准确追击的目的。
两枚线导鱼雷发出之后,宋级潜艇也随即转向机动,使潜艇机动到战列舰的航线上,并关闭了发动机,停止了螺旋桨。
当鱼雷进入“反击”号的三公里范围,船上响起了凄厉的警报声。声纳兵报告,鱼雷袭击。同时,在船侧的多名瞭望哨拿起望远镜紧张的搜寻鱼雷痕迹。显然他们要失望了,线导鱼雷处于水面几十米以下,根本看不到航迹。天一般到几百米的距离才会往上爬上袭击舰船。
等瞭望哨,看到航迹的时候,鱼雷已经到达了舰体不足三十米的位置。这个距离对于高速鱼雷来说已经没有躲避的机会了。
所有看到鱼雷的水兵都拼命地抓住了船体扶手,等待鱼雷撞击船体发生剧烈爆炸。很多人心中已经在向上帝祈祷。有些人更是恐惧的大声喊着“妈妈”。
“咚”的一声,鱼雷撞上了船体,连舰长都忍不住闭上了眼睛。不过,随之而来的爆炸并没有发生。
这是怎么回事?
舰长睁开双眼,冷静地下达了损管指令。还快报告就出来了,船体侧舷水下一米有凹洞,凹洞面积2-3平米,深度68厘米,但未破损。未发现爆炸迹象。
舰长很快根据凹洞推测出这是一枚533毫米的鱼雷。根据撞击位置和速度,可以判断出假如该鱼雷爆炸,“反击”号估计就要趴窝了。
舰队马上下达了,改变航线,主动声纳开启,寻找敌方潜艇。并把情况向各舰发出了通报。
同时,“威尔士亲王”号也发回了报告,他的遭遇和“反击”号如出一辙。
这是什么情况?
指挥官菲利普斯中将脸色沉重的看着海面,声纳兵的汇报一无所获。但是凭借多年的指挥经历,他很清楚起码有两艘鱼雷就在他们附近。这在如幽灵一般盯着他们。
他们想干什么?
菲利普斯中将马上想到了一个可能。这是警告!
是特区的秘密潜艇,这已经毫无疑问,他们是在警告伟大的帝国远东舰队不要继续靠近澳大利亚。
真的需要接受警告,打道回府吗?还是冒险找出这些潜艇干掉他们?
菲利普斯中将不甘心就这样就被吓回去了。他是他同样清楚假如再来刚才一样的两枚鱼雷,远东舰队就差不多完了。
他期待声纳兵有好的消息报告给他,那怕是一个可疑的信号。但是足足五分钟了,没有一丁点可疑的信号出现在声纳上。
难道他们真的是幽灵,或者他们已经停机在某个位置。
舰队散开距离,已经探测了足足十公里海域,如果一般的潜艇,哪怕停机在某个位置,主动声纳都已经找到他们了。可现在依旧没有任何可以信号。
只能说明,敌方的潜艇要么是幽灵,要么早已经跑了。
菲利普斯中将坚信,他们还在,只是他找不到。
菲利普斯中将冷汗都留下来了,他知道他再不作出抉择,也许人家不会再给他机会。
菲利普斯中将再一次讯问了声纳兵之后,下令舰队掉头返航。
在舰队返航五分钟后,声纳兵尴尬的拿着一张小纸条给菲利普斯中将。菲利普斯中将疑惑地接过声纳兵的纸条一看,上面写着:走好,不送!
“怎么回事?”菲利普斯中将问道。
“将军,是摩斯电码。”声纳兵答道。
“怎么来的。”
“他们刚刚在我们的船底,从船底发出的电码。”
听到这个解释,菲利普斯中将彻底愣了。
------
诸事缠身的特区中央从年初一直到秋季,都抽不出时间访问陕北。只能在年初非洲项目开始之前,给**中央汇去了五十万大洋,作为红军的过年红包。余款按照一届二中全会的决议等访问完陕北才做决定。
非洲的事情从春天忙到夏天,又赶上澳洲的事件,这些重大事务关系特区根本,整个中央委员会都不敢大意,一直到秋季来临,非洲的局势进入僵持,澳洲的局势进入稳定,军事行动告一段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