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神秘电报(1 / 3)

1934年11月25日,红军刚刚突破第三道封锁不久,以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为左右前锋,八军团和九军团为两厢,五军团殿后,保护中间臃肿的中央纵队,以甬道方式前进。

带着坛坛罐罐的中央纵队,行进速度缓慢,按彭老总的话说这是抬着棺材上战场,打仗没见过这样的。

宜章县城,**拿起三人团下达的最新命令:袭占道县,强渡萧水,奔袭湘江的作战命令。仔细对照地图,萧水和湘江都是南北向并行的大河,两河之间有着几十公里的宽阔之地,无险可依,一旦老蒋在全州、兴安、濮阳一带部署重兵,八万多人的红军将陷入绝地。

**紧紧披着的棉衣,脸色由于疟疾略显苍白,尽管知道李德和博古不待见自己,还是咬牙推开了三人团驻地的小房间。

博古见是**,脸上略带厌恶的神情,冷淡的问道:“有什么大事找我们?”

傍边的李德也挺挺胸,居高临下的盯着**。

**压抑着内心的怒火,语调略显谦恭的问道:“请问最高三人团是不是下达了:袭占道县,强渡萧水,奔袭湘江的作战命令。”

博古冷笑的说道:“确切的说是以中革军委的名义下达的。”

**焦虑的语调说道:“东有萧水,西有湘水,一旦我军渡过萧水,被敌军重兵围困,进退两难啊。”

李德最看不惯老毛对他制定的作战计划提出意见,尽管往往这些意见都是对的。感觉到自己的威信再次受到挑战,李德愤怒的对**吼道:“你这是危言耸听,八月份红六军团不是顺利的渡过萧水湘水了吗?”

**脸色白中带黄,略带哀求的问道:“为了数万红军将士的生命,你们能不能再复议下这个命令?”

博古扭过了头,李德用鼻子朝着**,周恩来无奈的低头看着地图。

“报告!”

机要兵拿着一份电报进来,略带迟疑的交给周恩来。

周恩来拿起电报:

中革军委:

惊悉红军主力已离开中央苏区,进行战略转移。唯留苏区中央分局留守苏区,鉴于留守同志可能遇到的巨大困难,经特区党委研究决定,将于未来48小时往苏区瑞金一带派遣海军陆战队予以留守同志必要帮助。请中央转告中央分局相关同志,做好必要物资及需进行转移人员的清单数量,以便特区党委相机筹措。所需清单可电告特区党委。

另,鉴于中央红军药品奇缺,特区党委已安排飞机将于电报发出时间十分钟内到达宜章上方空投,请安排人员接收。

**特区党委

不仅周恩来一头雾水,**、博古以及听了翻译的李德也是不明白状况。

“**特区党委?这是哪级组织?”周恩来疑惑的眼神瞄了眼**和博古。

如果说**内部还有他所不知道的组织,嫌疑最大的莫过于博古和**,前者掌握国产国际的交通后者曾经建立过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过两人的神情明白无误的表明他们也并不清楚这个组织。

“莫名其妙!”博古不屑的嘟哝一句,故意不理站着的**,接着对周恩来说道:“我们继续下一个议题。”

**无奈的离开中革军委临时驻地,脑子里也没有把那封电报当回事,思索着红军突破湘江可能遇到的困难。

天空中一个闪着红灯的东西飘了下来,放哨的士兵已经注意到了这个怪东西,大声的喧闹起来。**抬头一看,一个巨大的降落伞挂着一个箱子正缓缓飘落。

“空投?他们是怎么过来的,晚上飞机都能投这么准,神通不小嘛。”**见远处红军战士已经围住了空投物品,也上去看个究竟。

那是一个巨型r-2空投平台,应力台6平方米,货物高度3米,货物外围用网状物包裹,里面是标准18个纸质包装箱。

见是这么大个家伙,**吃了一惊。围着物品看了一圈,命令士兵解除包裹网,打开纸箱。

纸箱内里是小盒装药品,**拿起一包装盒,上面写着:清菒素,疗效中写着:疟疾特效药,每日三次,每次两片。上面的简体字,**是第一次见,不过也能猜测出字面的意思。这段时间,**深受疟疾的折磨,有时行军不得不躺倒担架上。见是治疗疟疾的,也不见疑,拆开一小盒包装,见到里面密封到塑料铝箔内的药片,取了两片也不用水直接吞了下去。

其他的箱子也陆续打开,基本都是药品。主要是头孢,整整五箱,**这些药都没听说过,看到药效中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轻声自语道:“莫非这就是西方的盘尼西林?”那东西,**都是没有的,据说在莫斯科东方医院才有少量这种药。这整整五箱五百多盒,能救活多少红军战士?

十箱军用云南白药也小小让老毛吃了一惊,按使用说明上说的,这些药应该是止血药,这可是军中急救必备的药,红军医院也是极少的,给红军战士紧急处理创伤都是用的止血带。

最新小说: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炼狱之刃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小房东【香朵儿】 别惹她!墨爷的小祖宗是全能大佬 顾佳燃,你是我独一无二的冠军 大成风华之绝响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赤色军工,刚建国你就要造航母? 救了我的命,就留在我家当姑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