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武道异年 > 第126章 感恩庆典

第126章 感恩庆典(1 / 2)

残阳如血,泼洒在断壁残垣的城墙上。

张远的手掌按在一块缺了角的青砖上,湿冷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上来,混着雨后泥土的腥气,竟奇异地熨帖了他连日紧绷的心弦。

三个月前,这座名为“望川”

的边城还在魔教铁蹄下摇摇欲坠。

彼时他率三百残部死守城楼,眼看着城外尸积如山,城内粮草耗尽,连最后一批箭矢都蘸了桐油,只待魔教破城时引燃城楼同归于尽。

就在那道血色月夜里,异变陡生——本应呼啸着撞开城门的魔教巨木,在距城门丈许处突然化作齑粉;攀附城墙的教徒像是被无形的手扼住咽喉,一个个悬在半空,随后重重摔落;就连最凶悍的魔教长老,也在祭出本命魔功时,被一道从天而降的青光洞穿了心口。

那夜之后,魔教仓皇退去,留下满城惊疑。

有人说望见了御剑的仙人,有人说听见了百鬼哭嚎,唯有张远清楚记得,当时他正举刀欲劈向攀上城楼的教徒,却见对方眉心突然多出一点血痕,倒下去时眼中满是敬畏而非恐惧。

“将军,庆典的鼓乐都备妥了。”

副将林苍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这位铁塔般的汉子此刻脸上带着少见的柔和,“城里的老人们说,得用最响的鼓声,才能让那位‘恩人’听见咱们的心意。”

张远转过身,望向城内。

曾经断壁残垣的街巷已被打扫干净,碎石堆旁摆上了百姓们自凑来的案几,上面堆满了新蒸的麦饼、陶罐里的米酒,还有孩子们采来的野菊。

最引人注目的是城中心那座临时搭起的祭台,用十几根削直的松木架起,上面铺着三家绣娘连夜绣成的锦缎,虽针脚不甚齐整,却在夕阳下泛着温暖的光。

“那位恩人……当真不愿现身吗?”

林苍望着祭台方向,语气里带着遗憾。

这三个月来,他们派了无数人寻访,却连半点线索都没摸到。

有人说那是隐世的武林名宿,有人猜是得道的方外之人,更有甚者,说那是望川城历代守将的英灵显圣。

张远摇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掌心的薄茧:“三月前那夜,我在城楼看见一道青影掠过,度快得像风。

但他既不愿留名,想必有自己的道理。

咱们备好这份心便是。”

他记得更清楚的是,青影掠过的瞬间,他腰间那枚自幼佩戴的玉佩突然烫,玉佩上刻着的“守”

字仿佛活了过来,在他脑海里闪过一行模糊的字迹——“守土者,天不负”

夜幕渐沉,祭台四周燃起了篝火。

百姓们捧着祭品,自地排起长队。

打头的是个拄着拐杖的老妪,她颤巍巍地将一篮刚剥好的花生放在祭台上,对着虚空深深一拜:“多谢仙长护着咱望川……俺那孙儿,总算能活着长大咧。”

她身后,是曾被魔教掳走的孩童,是失去丈夫却守住家园的妇人,是拄着断剑的老兵。

他们或许说不清恩人是谁,却都记得那夜绝境逢生的震撼,记得城墙上重新升起的朝阳。

张远站在祭台侧方,看着百姓们跳起古老的祈福舞,听着孩童们唱着新编的歌谣。

忽然,他眼角的余光瞥见祭台东南角的阴影里,站着一个青衫身影。

那人戴着斗笠,帽檐压得很低,只能看见一截白皙的下颌,手中握着一支竹笛,指尖随着鼓点轻轻敲击着笛身。

是他!

张远心头一震,刚要迈步上前,却见那人微微侧头,斗笠下的目光似乎与他对上。

那目光里没有骄傲,没有疏离,只有一丝淡淡的暖意,像春日里拂过麦田的风。

下一瞬,鼓乐声突然拔高,孩童们的歌声里混进一声清脆的笛音。

那笛声不高,却仿佛带着某种魔力,飘向夜空时,竟引得篝火的火星纷纷扬扬地向上飘去,化作点点流萤,在城墙上空盘旋成一道青色的光带。

百姓们惊呼着抬头,望着那片光带,有人跪了下去,有人红了眼眶。

张远站在原地,看着那青衫身影随着光带渐渐淡去,最后化作一片青羽,轻轻落在祭台中央的米酒坛上。

他忽然明白,这位恩人从来不是为了受他们的感恩而来。

就像春雨润田,就像长风渡海,那些守护与馈赠,本就不求回报。

“将军,您看!”

林苍指着城墙的方向,声音里带着激动。

张远转头望去,只见那些曾被战火熏黑的残砖上,不知何时竟冒出了点点新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那晚的事后,薄总把我摁墙上亲 1960:开局俏寡妇上门 你好,李社长 半岛,那男人真帅 开局失业,我让歌坛大魔王回归 修真四万年 八零女配太娇软,禁欲大佬破戒了 重生的我拒绝病娇富婆 五个哥哥上门接,大佬假千金她不装了! 七零:好孕娇娇挺孕肚,拿捏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