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昆仑派独有的“浩然气”
,张远一眼便认出,那是李玄长老的内劲特征——只是这道内劲比记忆中更浑厚,竟能穿透大气层的罡风,在天幕上织成如此磅礴的虹桥。
“是故土来的武者。”
慧能大师合十的双手微微收紧,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李玄长老竟已将‘昆仑浩然气’练到了‘贯日’境,单凭内劲便能接引星轨来客,了不起,了不起啊……”
张远的手按在剑柄上,指腹摩挲着剑鞘上交织的金辉与银辉。
他想起第一次离开蓝星时,也是这样一个清晨,李玄长老在昆仑山顶为他们送行,当时长老说:“武道之路,从来不是闭门造车。
你们去星轨间看看,若能找到让武道延续的法子,便是蓝星之幸。”
那时他不懂,只觉得星轨与武道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
直到在“迷雾星”
与虫族厮杀时,他无意间将“降龙十八掌”
的内劲注入星舰主炮,竟打出了能撕裂虫群的“龙形光束”
;直到在“双子星”
见证机械族用星轨能量修复受损的古武秘籍,才明白所谓“传承”
从不是死守旧物。
“张远叔叔,李爷爷说,等我们到了蓝星,要教我们练‘太极剑’呢!”
叮铛操控着光剑在空中划出一个圆,光剑上的蓝穗随着动作轻轻摆动,“他还说,蓝星的月亮比星轨里的任何星辰都亮,是真的吗?”
张远还没来得及回答,“归雁号”
突然剧烈震动了一下。
舷窗外,七彩虹桥突然泛起涟漪,最前端的光柱里传来李玄长老的声音,带着穿透云层的力量:“远儿,带孩子们从虹桥西侧入境!
东海域有残留的星兽余孽,老夫已让衍儿去清理,你们……”
话音突然中断,紧接着一道更耀眼的光柱冲天而起,与虹桥交织在一起。
那道光柱里的内劲刚猛霸道,带着一丝熟悉的桀骜——是张衍,他的亲弟弟,当年留在蓝星镇守东部海岸的“狂剑”
张衍。
“是二哥!”
张远腰间的铁剑突然出一声清亮的剑鸣,剑鞘上的金辉瞬间暴涨,“他的‘裂海剑’竟已练到‘气贯长虹’境!”
慧能大师望着那道与朝阳相融的光柱,轻轻叹了口气:“衍儿这孩子,性子太烈。
当年你走后,他为了守住东海防线,硬生生将‘裂海剑’与星轨防御炮的能量回路结合,虽战力大增,却也伤了经脉……”
张远的指尖泛起青筋。
他想起离开时,张衍还只是个刚能举起长剑的少年,总追在他身后喊“大哥,等我学好剑法就去找你”
。
如今那道光柱里的内劲刚猛得几乎要冲破云层,显然这些年,留在蓝星的武者们从未停下脚步,他们在守护故土的同时,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着武道与星轨的融合。
“归雁号已进入虹桥通道。”
机械族长老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激动,“检测到蓝星灵气中含有‘星轨因子’,浓度o3,是百年前的三十倍!”
张远走到舷窗边,看着虹桥两侧飞掠过的云层。
那些云层里隐约能看到熟悉的山脉轮廓,秦岭的山脊像沉睡的巨龙,黄山的云海依旧翻腾如浪,甚至能看到嵩山少林寺的金色屋顶,在朝阳下泛着温暖的光——那是他年少时修炼的地方,是刻在骨血里的故土模样。
“张远叔叔,你看!”
叮铛突然指着下方,“那些人手里也有剑!”
张远低头望去,只见虹桥下方的平原上站满了人。
有白苍苍的老者,握着古朴的长剑,剑穗在晨风中飘动;有身着劲装的青年,腰间的刀鞘上刻着熟悉的门派印记;还有些孩子,手里举着木剑,正仰头望着天空,眼睛亮得像星星。
最前方的高台上,李玄长老拄着一柄玉剑站在那里,白被晨风吹得猎猎作响。
他身旁的张衍正收剑回鞘,剑气收束的瞬间,平原上突然响起整齐的呐喊:“欢迎归雁!”
那声音震得云层都在晃动,带着武道内劲特有的穿透力,却又温柔得像母亲的手掌,轻轻托住了“归雁号”
降落的轨迹。
飞船着陆的瞬间,张远的脚踩在湿润的土地上。
蓝星的泥土带着青草和露水的气息,与紫微星域干燥的沙土截然不同,他深吸一口气,只觉得体内的星轨内劲突然活跃起来,顺着经脉流向四肢百骸,最后汇入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