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武道异年 > 第68章 新的境界

第68章 新的境界(1 / 2)

第六十八章新的境界

断云谷的春雪化得猝不及防,演武场边缘的冻土裂开细缝,竟有嫩草顶着残雪钻了出来。

张远的铁剑劈在木桩上时,忽然听见“咔”

的轻响。

那根浸过桐油的百年松木,往日里他需运足内力才能劈开半寸,此刻剑刃入木三寸,却没带起惯常的震颤——力道像是顺着木纹流进了地里,只在桩顶留下一圈浅浅的剑痕。

“这剑招……不对。”

他皱眉抽剑,铁剑归鞘时,指腹竟有些烫。

近半年来,演武场的木桩总被练得千疮百孔。

自从“武学互参堂”

立起来,各派弟子练的早已不是纯粹的本门功夫:青城派的弟子会在剑招里加武当的圆劲,丐帮的拳师出掌时带着唐门的迅捷,连最守旧的昆仑派,也开始教弟子们用玄清观的吐纳法调理内息。

张远收剑时,瞥见李师叔正站在木桩旁,手里捏着半截剑穗。

这位青城派的剑术名家,三个月前还总说“杂学误道”

,此刻却对着木桩上的剑痕出神,忽然转头问:“你方才出剑时,是不是想着‘水流不腐’?”

张远一怔。

昨日在互参堂,他翻到过一本《水经注》,里面说江河之所以能穿石,全在“顺势而为”

四字。

方才劈剑时,脑子里莫名闪过这句话。

“是有此念。”

“那就对了。”

李师叔忽然拔剑,剑尖在木桩上轻轻一点。

寻常青城剑的“点星式”

该如流星坠地,他这一剑却似春雨沾衣,剑尖斜斜滑过木纹,竟在坚硬的木头上划出一道蜿蜒的浅沟,像极了雪融后在地上淌出的水痕。

“从前总想着‘剑走偏锋’要够快够狠,”

李师叔收剑时,鬓角的白在晨光里泛着银光,“直到上月见陈师父用金针给人治伤,才明白最厉害的功夫,该像这针一样,能柔能刚,能藏能显。”

张远望着木桩上的浅沟,忽然想起小石头。

那瘸腿少年此刻该在互参堂的角落里,用鲁长老的铁杖比划新创的“拐剑”

小石头的左腿不便,却把青城剑的“转”

、武当掌的“圆”

、丐帮杖的“沉”

揉到了一起,自创的招式虽不成体系,却总能在缠斗中以巧破拙,连玄真道长都赞他“悟透了‘活’字”

正思忖间,忽闻互参堂方向传来惊呼。

张远赶过去时,只见众人围着一张新绘的图谱,鲁长老正拍着桌子大笑:“成了!

老子这‘降龙掌’,总算能让小姑娘也练了!”

图谱上画着的掌法,竟把丐帮的刚猛掌力拆成了七式柔和的转腕动作,起手式像极了唐门“缠丝手”

的起势,收势时却带着武当“太极云手”

的圆融。

阿秀正站在堂中试练,她身形娇小,掌风却如柳絮沾衣,落在木桩上时悄无声息,撤掌后那木头竟从内里裂开细纹——这是把掌力藏在了木纹里,等内力透进去才猛然爆。

“这法子是小石头想的。”

鲁长老指着角落里的少年,“他说身子弱的人练不了硬功,就该像溪水绕石那样,找缝隙力。”

小石头红着脸摆手,手里还攥着半截木炭,木炭上沾着草药汁——方才陈师父教他认药草,说有些毒草虽烈,只要用对了法子,也能变成疗伤的良药。

张远忽然觉得掌心的铁剑又开始烫。

他想起三年前初入玄清观时,师父总说“练剑先练心,心不正则剑邪”

那时他以为“正”

就是守规矩、循旧法,此刻望着互参堂里争论的众人,望着木桩上蜿蜒的剑痕,望着阿秀掌下裂开的木纹,才明白真正的“正”

,该是像大地承雪、江河纳川那样,容得下不同的路,也守得住根本的道。

暮色漫过断云谷时,张远独自留在演武场。

他对着木桩练剑,不再刻意追求铁剑的刚猛,也不执着于步法的轻灵,只想着春风如何拂过枝头,溪水如何漫过卵石。

剑招渐渐变得圆融,劈、刺、点、撩之间,竟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流畅——像是把各派武学的碎片,用自己的心念串成了线。

忽有夜风吹过,铁剑与气流相触,竟出清越的鸣响。

这声音不同于往日的锋芒毕露,倒像是山涧流水撞上青石,带着生生不息的意韵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奶奶不疼舅不爱?我带妹赶海一天三顿! 江南裁缝日志 游戏降临:我转职SSS死灵剑皇 我在星际弘扬中医 心声暴露!文武百官忙着吃瓜 心声泄露,顶级权贵夜夜求翻牌 带崽潇洒改嫁秦总后,前夫哥悔红眼 狂吃不饱,我就是最强正派! 重生团宠:京圈皇太女是满级大佬 都市逍遥邪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