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事情之后。
有自己的这话在,皇帝不可能对这些人,进行太大的惩戒!
都快要绝望的刘歆,听到胡惟庸这话,只觉浑身一个激灵,像是溺水之人,突然看到了船一样。
那种绝望感,瞬间就被无尽的惊喜所取代。
胡相就是高!
居然能想到这上面。
他立刻就跪在了地上,叩首于地道:“陛下,臣错了,臣再也不敢了。
这是臣等确实有罪,却也是没有律法规定,不得使用空印文书。
若是有相关律法,就算是给臣一百个胆子,臣也不敢这样做啊!”
钱忠,李芳这左右侍郎,也都慌忙跪地叩首认错。
并顺着胡惟庸的话,把过错都给推到大明没有相关律法规定,不能如此做上面。
强调不能不教而诛。
众多文官,此时望向胡惟庸的目光都变了。
这胡惟庸,不愧是当上丞相的人,心思转动的就是快,居然想到这个办法!
这个办法好!
看皇帝接下来怎么办!
朱棡,朱棣两个被叫过来上朝,专门看这些官员们,是个什么嘴脸的亲王,现在是又愤怒又着急。
愤怒于这些人,居然敢如此颠倒黑白。
胡惟庸这个丞相,不仅仅不帮着父皇说话,反而还将了父皇一军,当众硬顶着父皇,维护这些贪赃枉法的官员。
着急于胡惟庸这狗贼,还真会狡辩找漏洞。
别的一概不提,就死咬着大明没有相关律法,不能不教而诛这一条不放。
如此还真不好办。
不将其给辩驳倒了,接下来父皇想要发火,将这些虫豸给处理了,都做不到理直气壮,势必会落人口实。
谁能想到,在他们看来将会顺利进行下去的事情,居然出现了这么大一意外。
胡惟庸感受着朝堂之中,随着自己话的说出,气氛发生的变化,心中暗自得意。
这次的事,最大的赢家必然是自己了。
并在心里默默的计数,他觉得最多数到二十,太子朱标就会开口劝皇帝。
一来太子更愿意遵循律法办事,二来则是眼下事情,明显极其不合规矩,而自己又当着文武百官,将这不合规矩的地方给提了出来。
等于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让皇帝下不来台了。
在这等情况下,太子这个极为孝顺的好儿子,肯定会想方设法的,给皇帝找个台阶下的。
最好的台阶,自然是太子开口劝说皇帝,来个罚酒三杯,下不为例。
相同的意思由不同的人说出来,给人的感受自然是不同的。
然而,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却又一次出乎了胡惟庸的预料。
一直等到他默默的数到三十了,太子那里还是什么动静都没有。
这让他很懵。
这事情,不对劲啊!
太子怎么会是这样的反应!
朱元璋将胡惟庸神色收入眼中,暗自冷笑。
狗东西,懵了吧
上辈子空印案时,自己就遭受了胡惟庸的跳反,虽没有影响最终的结果,但也一度让自己挺难受,下不来台。
同样也让自家标儿挺难受的。
这一次,自己提前将不少的事,都说与标儿知道。
和标儿详细的分说了,这些人玩空印的这套把戏,对大明的危害有多大,可以侵吞多少钱粮。
说了这些人,会用什么样的办法来混淆是非,颠倒黑白,把死的说成活的。
说了胡惟庸这个丞相,会当场跳反,并会用无律法规定,来进行狡辩,卡自己的脖子,妄图蒙混过关。
也说了自己的应对办法。
如今,自己提前和标儿说的这些,全都应验,看着这些人的表演,标儿只会厌恶。
只会觉得自己这个当爹的,对这些人大开杀戒对。
胡惟庸想要凭借他说的这些话,就让标儿站出来为他们说话,替自己这个当爹的找台阶,这怎么可能!
华盖殿内鸦雀无声,诸多人都抱着看好戏的心态,等着看皇帝如何应对。
很多人都觉得,胡惟庸的突然出手,精妙非常,皇帝在言语之上是翻不了身了。
站不住理了。
位于武将之首的徐达,已经做好了上位硬掀桌子的准备。
他很清楚上位的性格,事情都已经到了这个份上,这些人明知故犯,趁机上下其手,贪墨钱粮,徇私枉法乃是事实。
哪怕他们再能狡辩,再能把黑的说成白的。
哪怕胡惟庸找出来的应对办法再精妙,死死抓住没有律法这一条不放。
那也没有什么用处。
依照上位的性格,绝对不会让他们蒙混过关。
哪怕落人口实,硬掀桌子也要把事情给办了。
趁机清扫虫豸!
而他,势必要牢牢站在上位这边的,必要时刻为上位冲锋陷阵!
“呵呵,你小胡不愧是咱选出来的丞相,这水平可比刘歆他们高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