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 第75章 嘿嘿,您看人真准!

第75章 嘿嘿,您看人真准!(4 / 5)

性子。

所以,暗中对着互联网流口水之后,朱元璋马上就决定通过创办报纸,充当皇帝喉舌,以此来扩大皇帝,或者是中央朝廷在全国范围内的话语权,影响力。

互联网摸不到,报纸还是可以摸一摸的。

而在互联网大兴之前,哪怕有广播,电视这些出现,也依然难以撼动纸质报纸的地位。

所以,报纸还是很有搞头,有着很长生命周期的。

说起来,他是大明的皇帝,而且还是开国皇帝,似乎话语权很重,对舆论的影响也很大。

从一方面来说确实如此,但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却又不是这样。

作为完成大一统的开国皇帝,他的江山是自己亲自带人打下来的,而不是从谁那里继承下来。

这自然注定了他的权力,以及影响力。

但是,说起舆论影响力,却还是不行的。

如今真正掌握舆论的,是众多士人。

或者说,从很多朝代以前,真正掌握舆论的大体上都是士人。

他为什么在去年,非常坚决的杀了高启

仅仅只是因为这家伙是张士诚的旧部

仅仅只是因为自己想要授他高官,这家伙固辞不受,执意返回家乡授徒,根本不给自己这个皇帝好脸色

仅仅只是因为,在张士诚旧宫殿上修复了苏州府治时,写了一篇《上梁文》

这些都是表面原因,真实的原因,是因为高启这个在文坛之中极负盛名的人,回乡之后并不是老老实实的教书。

而是和一堆江南那边的文人士子们,对着朝政指指点点。

朝廷这边别管推行什么政策,这些人都是一阵的冷嘲热讽,各种挖苦,说风凉话。

把朝廷政策批判的一文不值。

偏偏这些人名声很大,在江南那里的影响力也同样很大。

严重的影响了朝廷政令的推行。

自己迫不得已之下,这才找借口,不顾士林之中的哗然与震荡,把高启抓起来腰斩,让这家伙闭嘴。

同时,也是杀猴儆鸡,让剩下的那些人都闭嘴,别在那里唧唧歪歪。

最起码不要在朝政上唧唧歪歪。

朱元璋却也知道,杀高启固然畅快,可终究是治标不治本,只能管住一时。

用不了多长时间,那些人还会故态复萌,甚至于还会出现反扑。

事实上,不论是自己去世之后,被自己压制的文人疯狂反扑,还是说到了后来,自己大明实际上还是成为了文人把持的天下,都证明了自己的忧虑是对的。

只是上辈子的时候,自己虽为之忧虑,却根本没有办法破局。

因为事实上,民间的舆论是掌控在这些人手里的。

乃至于朝堂之上,也同样是不乏他们的人。

哪怕是自己,也只能利用激烈手段,极力压制……

但现在不同了,自己从现代归来,眼界得到了极大的开阔。

自然是有办法对付他们。

创建报纸,让朝廷的声音能够更加深入的进入民间,争夺舆论这个阵地,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

而让罗贯中过来,自然是有大用的。

现代时,他已经充分的见识了,引人入胜的长篇连载小说,对于提高报纸的知名度,增加报纸销售量有多大的作用!

那么在这个时候,还有什么比将罗贯中给弄过来更合适的

罗贯中手里不仅握着水浒传,三国演义也正在创作之中。

四大名著直接集齐了一半!

有这两本书打底,又有自己这个皇帝在后面撑腰,对于大明日报今后的成功,朱元璋还是有很大信心的。

就算是水浒,三国两本书都连载完毕了,也不用担心。

一来有这两本经典著作打底,到了那时,大明日报早就打出来了名气。

二来……这不是还有罗贯中这个擅长写小说的人在吗

除了之前他所想的,把封神演义的构思告诉罗贯中,让罗贯中动笔之外。

朱元璋觉得,还可以把西游记的创意也说与罗贯中,让罗贯中来写。

指不定他们师徒两人,就能包揽新的四大名著。

当然,若是这两部也给写完了,罗贯中还能提的动笔,自己把金瓶梅的创意说给他也不是不行。

不过,因为水浒传是他老师写的缘故,这个创意只怕罗贯中不会接受。

当然,表面不接受,私底下按照这个创意写,然后换个笔名来发表的事情,也不是不可能。

因为据他所知,写小说大多不太正经。

罗贯中真私底下干出这等事情来,朱元璋那是一点都不奇怪。

除了这些外,还可以给他讲述一些射雕,倚天屠龙这些吗,让他加以改造,进行大明本土化。

依照罗贯中的功力,想来会别有一番滋味……

大明日报这是什么东西

官方有邸报,这是流传了很多朝代的东西,罗贯中自然知道。

既然有邸报,却为何又要弄这什么大明日报

最新小说: 乱世悍匪,先娶个老婆再说! 三国非演义:狼啸白门楼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现代历史课,被皇帝们旁听了 匪殿下 凤临异世将军的刁蛮王妃 陛下,你管这叫没落寒门? 三国:我真的只想找死啊 断绝关系?我转身科举成状元! 扶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