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成功。”
“润基,知道我为什么不带领顺洋大举进军华夏市场吗?”
“风险规避。”
“看来你懂这个道理。”
陈养喆笑着道:“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无论如何,依靠单一市场,风险性太高。”
“就像是桌子,只有一条腿是不稳的,两条也不够,只有三条、四条,甚至更多条,才越来越稳。”
“您说的是。”
陈养喆说的道理,李杰当然懂。
不过。
那都是未来的事。
起亚现在还太小,底蕴太浅,走传统燃油车路线,除非李杰亲自参与研发,不然,很难赶上日系、德系、美系老牌企业。
想走。
只能开辟一条新赛道。
走新能源。
小日子的氢能源是一条死路。
电动车的前景虽然广阔,但前置的技术太高,想要真正击败燃油车,仅靠传统的锂电池是不行的。
走这条路,需要投入巨额的开发费用。
投入那么多,东风、悦达两家国资恐怕不会愿意。
毕竟。
站在他们的视角,李杰是一个韩国人,投入那么多钱,最后即使有成果,到时候算谁的?
所以。
只能走自研路线。
李杰准备单独成立一个产业研究室。
砸钱呗。
饭一口一口吃。
未来的工厂,他也定好了,就放在华夏。
他可没有陈养喆那么多顾忌。
接着。
李杰又带着陈养喆去车间逛了一圈。
历经大半年的建设,工厂的土建工程基本完成大半,建造最早的一车间已经全部建设完毕。
部分产线也安装完成。
如今,从现代集团调集来的工程师、产业工人正在帮忙培训新招的员工。
“会长。”
“会长。”
每过一地,那些韩籍员工不论是在做什么,都会停下手上的事情,鞠躬问好。
那些华夏员工虽然好奇,但韩籍员工并没有给他们解释的意思。
解释什么?
顺洋的会长又不是天天来。
何况。
起亚汽车严格来说跟顺洋也没有关系。
前前后后逛了一圈,回到办公室的陈养喆,突然提出一个建议。
“润基,如果顺洋汽车和起亚汽车合并,你会怎么做?”
“顺洋汽车不是再跟雷诺协商吗?”
李杰明知故问道。
“雷诺不是一个好选择,或许他们的出嫁会更高,但顺洋汽车会消亡在汽车工业史。”
说话间,陈养喆托孤的意味愈发的明显。
“您应该跟道俊商量吧?”
李杰不太想接这个烫手山芋。
“毕竟他才是起亚汽车的主人,我只是帮他打理而已。”
“不,道俊有他该做的事情。”
陈养喆笑骂道:“你别想着偷懒,明明有才华,却不愿意展露,道俊好歹是你的儿子。”
“眼下正值关键时刻,你难道不该帮他一把吗?”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傻子都能听出来陈养喆话里的意思。
那种时日无多的迟暮感,扑面而来。
“好吧,我接了。”
陈道俊这个臭小子,一再打乱他的计划,明明是想着啃儿子,结果老家伙却频频要出面。
“哈哈,这才是好父亲,好儿子。”
闻言,陈养喆放声大笑。
笑着,笑着,他只觉眼前一黑,身子往后一仰。
看到这一幕,李杰眼疾手快,迅速将他抱住。
“李室长,这是怎么回事?”
“润基少爷,我……”
“都这个时候了,你还在犹豫什么,说,到底是怎么搞的,会长怎么突然昏厥?”
说话间,李杰已经将陈养喆背了起来,然后往外走。
“润基少爷,会长他近期查出了一点问题。”
接着,李恒才一边快步跟上,一边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
“脑瘤?”
李杰直接问道。
“报告呢,带了吗?”
“没,没带,不过我都记下了。”
此刻,李恒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