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夜晚,来护儿的亲信离开樊城,趁夜色避开巡查返回襄阳城中,告知孙策孟珙真正的计划。
彼时孙膑、狐偃、黄歇齐聚书房,闻亲信禀报后,三人皆面色凝重,书房中的气氛顿时沉郁下来。
亲信见状,心知他们忌惮任务困难,急忙解释道:“樊城存粮不足,孟将军实在没有别的办法。”
“还请诸位军师怜悯樊城将士性命,尽快做出安排!”
狐偃嘴角牵起一抹极淡的苦笑,叹息道:“孟珙将军的安排十分合理,偃并无否决其计划之意。”
“只是在短短二十四天之内调回其他将领,真的太困难了!”
其余三面战场,东面的周瑜被刘裕压着打,连出城迎战都不敢,遑论战胜对方后回援。
西方战场此前同样战事不顺,丢了巫县,折了两名将军。
孙策倒是提出破敌之法了,但自襄阳至巫县,使者骑马最快也得四天,狐偃估计现在的郭子仪应该还没计划好如何放火。
想让郭子仪回来,先需要派一名使者通知他,这就花费四天时间。
大军的返回度只可能比使者慢,因为人多事情多,而且还是步兵,十天内能回来就不错了。
倘若中途遇到下雨,赶路浪费的时间会更多。
至多十四天之内,以两千人歼灭一万人?要是李定国麾下全是藤甲兵也就算了,一把火烧他个灰飞烟灭。
麻烦就麻烦在那只是一小支部队。
烧了藤甲兵,李定国还有大几千人。
再者,上次郭子仪遣使时麾下便仅余两千兵马。
历经多日损耗,如今兵力只会更少。
且巫县、秭归一带仍需留兵驻守以固防线,如此算来,最终能抽调回一千人恐怕就十分难得。
加上这一千人,孙策可出动的兵力才大致刚够载满一艘楼船,水战照样打不过关羽。
先轸同理,他总兵力才几百人,只能用聊胜于无来形容。
韩信倒是兵多,而且战况一直很顺利,现在已经打得刘龑不敢出寨对战了。
可刘龑没有撤军,把韩信调走马上会卷土重来,韩信同样必须在击败刘龑后才能返回。
使者到韩信军寨需要五天,真正留给韩信作战的时间比郭子仪都短。
狐偃对着舆图上标注的几路兵马驻地反复盘算,手指在地名上划了又划,算来算去,仍是觉得几路兵马俱不好调回。
众人的脸色十分难看,半晌说不出话。
亲信突奇想,问道:“有没有可能凭襄阳现有的少数兵力击败关羽,比如在快船上放满易燃的草料,开到刘军附近,点燃他们的战船?”
曹操:?
黄歇摇摇头,伸出两根手指:“二月份,风和日丽,风势对战船提效果达不到快船开到关羽面前时他还反应不过来的地步。”
“关羽船在北岸,打仗时咱们的船肯定是从南向北开,但河流是自西向东。
这样一来,水势也借不到了。”
“除非关羽傻乎乎地愣在那儿等咱们过去,否则绝无可能成功。”
曹操:??
“况且,战船之间一般距离较远,又是在水上,就算烧到了也只能烧一两艘。
总不能寄希望于关羽自己把战船连一起吧?”
曹操:???
黄歇说完,猛地感觉胸前闷,一股绝望的情绪自席卷心头。
什么办法都没有,智能眼睁睁看着屏障襄阳的最后一道防线被关羽吃下!
我等身为臣子,竟坐看主公的基业一点一点被他人攫取!
念及此处,黄歇悲从中来,眼眶泛红,不久后泪流满面。
孙膑微微叹息:“事已至此,确实很难从其他地方调回兵力。”
“先派人通知孙武吧,叫他领兵前往筑阳,在孟珙行动前再夺取城池,免得打草惊蛇。”
“留给孙武的时间同样不长,他的任务也很艰巨。”
“我会派人通知郭子仪和韩信尽快取胜、返回襄阳,但不要寄予希望。”
“以少打多本就艰难,能获胜便是将士拼死的结果,哪能再苛求他们胜呢?倘使催促过紧,恐因节奏失序而露出破绽,给敌人可趁之机。”
二十五天弹指一挥间,终于到了孟珙约定弃城而走的日子。
这一天,刘军照旧驻扎在樊城城外,与往日没有任何差别。
因为孟珙的布置实在严密,自打出兵以来,刘军便一直采取围而不攻的策略。
可静观其变,坐待樊城粮草告罄,届时无需耗费一兵一卒强攻便能达成目标,何必急于攻城白白浪费兵力?
樊城城墙上,孟珙亲自巡查四面包围情况,最终止步于西城门,冷哼道:“纵使知道我军要从南门出,四周的兵力安排照样没有差别。”
“真会伪装!”
“想必我军如果真从南门突围,在杀到汉水沿岸前便会遭遇一支伏兵吧?”
事实与孟珙的猜想别无二致:云天彪正率一支军队于途中设伏。
就连南门驻军,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