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294 刘恒(1 / 2)

郦食其离开后,刘备将目光投向那几箱赠予的蜀锦与金银,轻微叹息。

“长文,辅机,你二人将这些东西带走吧。

不听汝二人之言,致使青州万户人家身披缟素,乃备之过也。”

刘备内心很难受,相当难受,原因有三。

第一,他没能救出自己的好大哥,那个一手将自己扶起来的男人。

第二,害死了一万士兵。

诚然,乱世当中死人为常态,区区一万人算不得什么。

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刘备的决策不会受这一万人半分影响。

但是,心安理得的接受,也不是刘备。

第三,浪费了一年时间,放任杨秀清祸害汉家江山。

开战前、打仗时,陈群等人都表示不应该对袁绍动兵,但刘备执意如此。

倘若和公孙瓒配合取胜也就罢了,偏偏惨败一场。

视线转向安东将军印,刘备的思绪飘回了自己投奔公孙瓒的那一天。

“玄德贤弟,别来无恙!”

公孙瓒朗声大笑。

二人执手相顾,忆起当年同拜卢植门下时的少年意气,公孙瓒命人设下酒筵,帐中炭火映得酒盏生光。

席间谈及天下大势,刘备历数黄巾余党祸乱、各州牧拥兵自重之状,目若朗星:“某虽屡遭顿挫,终不忘兴复汉室初心。”

公孙瓒击案称善,忽解下腰间玄铁令箭:“贤弟深谙治民之道,平原县正值缺守,此去可展抱负。”

公孙瓒这个人一生毁誉参半,气量狭小且鼠目寸光,可能在见到刘备势大后在心底已然将刘备视作一大竞争对手,不过所有这一切都随着刘备无力插手冀州战局而结束。

或许两人这辈子都不会再有交集了。

与袁绍和好后,刘备的工作重心转向内政,预备明年开春后的徐州战役。

出征这段时间内,青州大大小小生了许多事情,高欢渗透东莱、刘亘(刘恒)投奔、人才选拔等等等等,都是亟待解决的要事。

这天,安东将军府内多了一名陌生男子。

刘亘走到刘备面前,拱手拜道:“族弟刘亘,见过安东将军!”

刘备起身扶起刘亘,面带微笑:“贤弟请起。

多年不见,贤弟风采更甚从前呐。

不知元起叔身体如何?”

刘恒植入身份为少时资助刘备读书的刘元起之子。

刘亘流露出悲伤的神色:“父亲,唉。

之前公孙瓒跟刘虞打成一锅粥,父亲死于战乱了。”

刘备语塞,握住刘亘的手,赶紧转移话题:“人固有一死,节哀顺变。

怎生就你一人前来,我记得当时村里不少年轻人跟你一同云游天下。”

刘亘一听,更加感伤:“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他们大多身死,有几人与我失散,还有几人如今尚在云游,不知身在何处。”

想到一路上见到的森森白骨,刘亘的眼神变得决绝,对刘备说道:“兄长以仁义处事,亘甚是敬佩。

特来投奔,愿助兄长一臂之力!”

刘备正色,轻声询问:“不知贤弟有何见解?”

刘亘清了清嗓子,神情变得严肃而认真,缓缓说道:“如今乱世,百姓饱受战乱之苦,生活艰难。

我们若能持续颁布合适的政策稳定民生,他们定会感恩戴德,真心拥护兄长。”

“届时,征兵、训练、征粮难度骤降,百姓辛苦工作,盐铁产量由是增加,卒有气而军有器,是为强军也。”

刘备听着,微微点头,眼中露出思索之色。

说实在的,刘备现在更在意刘亘是一个怎样的人、能力到底有几分,至于他给出什么样的建议反而不太重要。

因为这是刘备的第一个宗室手下,他的能力、性格直接决定着未来“宗室派”

这一政治新势力的走向。

他得引导刘亘一直说,将他的性格、能力一齐展现出来。

刘亘见状,心中一喜,知道自己的话引起了刘备的兴趣,于是继续说道:“再者,勤俭节约亦是重中之重。

每一分钱财都应花在刀刃上,用于民生、军备等重要之事。”

他一边说,一边比划着,语气愈激昂:“若我们上行下效,倡导节俭,整个官场的风气便会随之改变,百姓也会更加勤劳质朴。”

“怎么个节约法,又要颁布什么政策来稳定民生?”

刘亘微微一笑,朗朗而谈:“兄长不妨下令限定将领、文臣出行的仪仗规模,依据宴请人物的身份规定宴会金额,严格审查官僚吃穿,下令不得随意损害官府物品以减少修缮费用,凡有违规者,一律严惩!”

“每一文钱都用得明明白白的,手下人就不敢奢侈了。”

“至于政策,兄长可以向豪族购买耕牛租借于百姓、加铸耕作器械、鼓励百姓明更有效的农耕工具,以此增加粮食产量。

农闲季节,可以动百姓一起开采铁矿、炼制食盐。”

刘备静静地听着,待刘亘

最新小说: 大清隐龙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抛夫弃子离婚后,她火遍全球 换经纪人后,顶流他恃宠而茶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灭世魔龙三岁半 甄嬛传:穿余莺儿后小厦子是我爹 大唐男保姆 红楼:我和黛玉互穿了 特工传奇之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