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453 三大鲜卑部落(1 / 2)

兴平二年十二月,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

北方各州普遍出现降雪,再往北的草原更是出现几厘米厚的积雪,一整个银装素裹的景象。

也许在现代人眼中很美,但放在古代,寒冷的气候有时比战乱灾荒还要恐怖。

打得不可开交的拓跋鲜卑、宇文鲜卑和慕容鲜卑、高欢两大阵营不约而同地停止了战争。

三大鲜卑部落的领导人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北周奠基人宇文泰、前燕奠基人慕容廆带领族人迁徙向背风向阳、地势较低的山谷或丘陵地带,避开开阔风口,利用地形阻挡寒风。

一直到明年三月份,草原上的积雪消融后,这几个部落间才会重启战争。

这天,拓跋鲜卑的部落中出现一位来自中原的贵客。

“在下王玄策,奉汉朝皇帝之命,前来慰问贵部族。”

王玄策,唐朝“一人灭一国”

的传奇外交家,乱入进李世民麾下,奉李世民之命联络拓跋鲜卑。

王玄策武力63,统帅95,智力9o,政治83技能传奇外交家:执行外交任务时,智力+3如果期间爆战争,统帅+2

在他对面站着三个人:拓跋珪、太武帝拓跋焘、宣武帝元恪,现在他叫拓跋恪。

拓跋珪武力8o,统帅96,智力84,政治9o

拓跋焘武力88,统帅1oo,智力73,政治71。

元恪武力武力54,统帅85,智力91,政治93

元恪容貌俊美,风度翩翩,气质颇类中原君子,使王玄策最早注意到了他。

并且,元恪扮演者翻译官的角色。

拓跋珪询问:“并州那你是臣服李克用的汉人?”

王玄策摇头:“非也,在下代表长安朝廷而来。”

一听是长安朝廷,拓跋珪坐姿都端正了几分:“是那个短短几年时间就消灭了羌人的李世民吗?”

王玄策点点头。

接着,拓跋珪三人便用鲜卑语叽里咕噜地讨论起来。

王玄策随行的翻译官告知王玄策,对面三人都很忌惮长安朝廷的战斗力。

“他们收留了不少羌人,那些羌人畏骠骑将军(李世民)如畏虎也。”

王玄策听罢,轻笑着点头。

这样的话,本次出使应该会很顺利。

不多时,三人商量完。

有几个鲜卑人给王玄策送来席,在他和其他使者面前摆上书案,甚至奉上了一杯茶。

而传统的鲜卑人,应该是坐凳子、椅子或者直接坐在兽皮上,喝羊奶之类的饮品。

以上种种,既说明拓跋珪对王玄策之重视,又体现出在拓跋珪等人的领导下,拓跋鲜卑积极地吸取汉文化。

元恪转告王玄策:“我们领十分敬重骠骑将军和大汉皇帝,也仰慕中原文化。”

细节:骠骑将军在大汉皇帝之前。

拓跋珪在示好!

王玄策心中暗喜,清了清嗓子说道:“今羌人被灭,乌桓被慕容鲜卑吞并,匈奴入关,草原之上,只剩你们鲜卑部落。”

“骠骑将军无意再与诸部落相争,特命我来慰问贵族,以示友好。”

“我此番前来,携带黄金百斤,丝绸、瓷器不计其数,同时希望能与贵部族开展贸易,交换优质战马。”

拓跋珪连连点头:“只要价格合适,自然不成问题。”

王玄策命人带来一件瓷器,这瓷器由地方精选后进献给朝廷,精美非凡。

拓跋珪笑道:“瓷器很精美,比我们买到的好很多。”

王玄策比较惊讶:“现在汉人往草原贩卖瓷器吗?”

拓跋珪点头:“高欢一直在卖,我们更多买丝绸。

但族中一些贵族会购买瓷器,哪怕我们与高欢交恶。”

王玄策听罢,默默记下这个消息,准备在返回长安后告知李世民。

辽东那地带能生产瓷器吗?应该不能吧。

谁在向高欢供给瓷器?

几人花费了数日时间敲定贸易事宜,拓跋珪不敢坐地起价,价格甚至比高欢卖往青州的战马还要便宜几分。

因为出使过程十分顺利,王玄策与拓跋珪几人在合作的基础上建立了友谊。

王玄策希望拓跋珪明年三月派一支兵马随李世民作战,讨伐匈奴人,拓跋珪也表示同意。

之后,王玄策又前往了宇文鲜卑,几乎一模一样的过程,只不过宇文泰会说汉语,两人直接沟通。

宇文泰身边有三个人:宇文护、宇文邕、宇文宪。

宇文泰武力76,统帅95,智力9o,政治93。

宇文护武力73,统帅81,智力84,政治9o

宇文邕武力64,统帅93,智力92,政治96

宇文宪武力9o,统帅87,智力89,政治88

几乎一模一样的过程,王玄策在询问后得知宇文部也有人在购买高欢的瓷器和丝绸,甚至会转手卖给金碧眼之人。

这下王玄策断定了,绝对有人在向高欢提供丝绸瓷器

最新小说: 大唐男保姆 大清隐龙 换经纪人后,顶流他恃宠而茶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鹰掠九天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红楼:我和黛玉互穿了 特工传奇之重明 抛夫弃子离婚后,她火遍全球 甄嬛传:穿余莺儿后小厦子是我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