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想来,孙策感叹颇多。
从周瑜入徐州,到李靖破孙武,再到关羽下荆州,乃至现在的六路大军,自打敌对起,刘备就一直在给自己找麻烦。
尤其是豫州一战,直接把孙策从雄踞荆州的大诸侯打成了岌岌可危的可怜虫。
昨日夜梦中,孙策梦到了小时候趴在爷爷腿上看电视的情景:电视上放着老版《三国演义》,魏国调集五路大军伐蜀。
诸葛亮神机妙算退五路,接着平定南蛮他趴在爷爷腿上看得津津有味,一直到晚上睡觉。
印象特别深刻的是诸葛亮七擒孟获,当时没少骂孟获臭不要脸。
现在荆州的情形,难道跟那时的蜀汉不像吗?
想着想着,孙策又怀念起现代有手机有外卖的生活。
这时,孙翊来报:“大哥,府外有一军卒求见,自称从秭归来。”
狐偃闻言,鱼尾纹都笑出来了:“想必是郭将军凭巫县、秭归之险,大破李定国了吧?”
待那军卒入内,呈上书信后,事实啪啪给了狐偃两巴掌:郭子仪不仅没赢,还把巫县丢了,琼妖纳延战死,陶侃被生擒。
狐偃默不作声,孙膑眉头紧皱:“想不到南中之地竟有刀枪不入的神甲,这倒是有些麻烦。”
孙策眼睛咕噜转,默默看着二人,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得意的表情似乎在说:快来问我,我知道,我知道!
孙膑见状,心中大感惊奇,出言道:“敢问主公可是有破敌之策?”
孙策顿感畅快:“哈哈哈哈哈,当然有!”
他心里爽的不得了,恨不得凭空变出一部手机,然后帖说:堂堂孙膑竟然求教于我!
孙膑忍不住前倾身躯,双手抓住轮椅把手以保持平衡,眸中闪烁着兴奋的光彩:“敢问主公是何计策?”
孙策拉低声线故作深沉,答道:“破敌之策,只在一个火也!”
“那神甲名叫藤甲,是藤条经浸泡、油浸后涂桐油编织而成的铠甲,刀枪不入,却极其易燃。
只需一把大火,便可教其灰飞烟灭!”
“不信的话,让郭子仪抓一个蛮兵回来就是了。
孙膑和狐偃对视,狐偃忍不住追问了一句:“主公缘何知道藤甲来历啊?”
孙策高高抬起脑袋:“我见多识广也!”
孙膑重新坐直身子,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微笑。
此时此刻,藤甲是否惧火对他而言并不重要,他更看重的是孙策的成长。
郭子仪、狐偃、我皆不知该如何破敌,主公却一语道出其中玄妙。
文台(孙坚表字),九泉闻此,可瞑目否?(孙膑的植入身份是孙策族人)
锦衣卫携孙策之计,倍道兼行前往秭归,预计几日便可到达。
而在这几日间,陈霸先苦苦等待,关羽仍无动作,不妨看看宋武帝刘裕表现如何。
江陵城下军阵,五千大军如铁幕压向城头,狂风卷得各色旌旗乱舞,黄铜号角声穿透风幕,撞得城墙震颤,惊得衰草抖。
守将周瑜扶堞远眺,俊脸上闪过一丝愕然,腹诽道刘裕竟有如此军威。
只见军阵中纵出一中年将领,兽面吞口抹额,外披柳叶软甲,背携箭壶插羽箭,肋下佩剑挂兽面鞭,跨一匹追风黄骠马,手持一张灵宝弓好威风。
其大喝道:“我乃李广是也!”
【李广技能“箭神”
动,武力+10】
【李广裸武力,灵宝弓+2,当前武力102】
喝罢,飞起一箭,径直射下江陵城上迎风飘展的“周”
字大旗。
护旗手们脸都白了,压根没料到李广能在城下射中旗帜。
一想到战后的惩罚,他们便浑身战栗。
残破的军旗缓缓飘落在地面,染上泥土变得泥泞。
城上孙军喉结滚动,心中害怕到了极点。
连军旗都能射下,取我等性命岂不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但由于周瑜张定边往日的训练,他们的阵型没有显示出半分慌乱。
刘裕见状不由得叹曰:“美周郎,啧,倒有些棘手。”
场上,李广动作不止,须臾间连射三箭,俱贯穿城上守卒喉咙。
那几人的尸体摔下墙,粉身碎骨、脑浆迸裂。
李广身后有几十名年轻力壮的青年,乃是刘裕从军中精挑细选的射箭好手,跟随李广学习箭艺,亦射向城中守卒。
不过他们的表现就远不及李广了,一轮射只能命中两三人,而且只是命中,取不得性命。
张定边勃然大怒,取来弓箭与李广对射,居高临下占有优势,却仍射不过李广,箭箭被挡在半空中。
好在周瑜脑瓜子机灵,命人火取来盾牌,挡在士兵身前,又撤下所有旗帜,不给李广挥的机会。
李广见不着目标,便在城下破口大骂。
他骂一句,那几十名年轻力壮的青年便气沉丹田齐声重复。
他们重复完,五千士兵还要重复一次。
莫说城墙上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