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群绅赴棋局(2 / 2)

老也来这么早?”

东市刘记布庄的王老板,日常对外人称王掌柜,他搓着手……王掌柜?怎么会是王掌柜呢?

这话可就长了……长话短说!

据说他父亲姓王,是个倒插门,多年以后其岳父母仙逝了,就吃了人家绝户,改回了姓王,但老牌匾——刘记布庄,优布库,百年老字号,这些字却没敢变。

话回正题!

此刻,王掌柜凑到富钱万贯身边,胖脸上堆着笑,眼底却藏着探究。

钱万贯一身簇新的紫貂皮袄,手里盘着两颗油亮的玉胆,面色看似平静,眼神却有些沉郁。

前夜的血火和昨日清晨周平安雷霆般的四条政令,让他嗅到了巨大的变数和……机遇。

“人老了,觉少。”

钱万贯眼皮都没抬,慢悠悠地说着。

“这新官上任,总得表示表示!

倒是王掌柜,你那铺子离县衙近,昨夜没受惊吧?”

“托您的福,托您的福,就是后墙被熏黑了一片!”

王掌柜干笑着,话锋一转,压低声音:

“钱翁,您看这位周……周代县令,这少年人,手段倒是硬得很呐!

开仓放粮,悬赏缉匪,这魄力……”

“魄力?”

旁边传来一声冷哼,正是县里德高望重、门生不少的老举人,即青云书院的山长,李松年李老夫子。

他依旧穿着洗得白、浆的笔挺的青色儒衫,长须飘洒,面容清癯,带着读书人惯有的矜持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杀伐过重,恐非仁政!

李大人……唉,纵然有过,亦是朝廷命官,岂能曝尸荒野?这代掌之权,名分未明,行事如此酷烈,恐非清河之福!”

他昨日听闻了李崇山“罹难”

的消息,痛心疾,对周平安的“山匪所为”

之说,内心深处存着疑虑。

“李山长此言差矣!”

负责城西几个村子的里正赵大夯粗声粗气地插话。

他是个黑脸膛的汉子,手上骨节粗大,一看就是常年劳作的。

他昨日就带着村里青壮帮着清理废墟,亲眼见到周平安指挥若定,开粥棚安民,心里早有了偏向。

“李县令在时,剿匪捐、修河捐,哪样不是刮地皮?咱们村去年冬天冻死饿死的人还少吗?周少爷,哦不!

代县令!

这可是监察司承认的!”

“人家代县令一来就放粮安民,招募乡勇保境安民!

这才是做实事的!

先别管他名分不名分!”

“能让咱们老百姓活命、过上安生日子,就是好官!

山匪杀官,那是老天开眼!”

他的话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底层里正和百姓朴素的看法。

“赵里正慎言!”

李山长眉头紧皱,对赵大夯的粗鄙之语很是不满。

“好了好了,都少说两句。”

钱万贯适时打圆场,玉胆在掌心转得飞快,眼中精光闪烁。

“是骡子是马,待会儿牵出来遛遛不就知道了?周代县令召集我等,想必是要商议这灾后重建、恢复秩序的大事。”

“咱们且看看这位少年俊杰,有何高见,又有何章程。”

他把“章程”

二字咬得略重,目光扫过众人。

众人闻言,心思各异,但都安静了几分。

是啊,猜测无用,这年轻代县令是龙是虫,是仁是暴,是空有匹夫之勇还是真有经世之才,马上就能见分晓了。

他们提前到来,无非是想占据一个有利的观察位置,揣摩风向。

为自己和家族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权力更迭中谋取最大的利益,或者减少损失。

院内,周平安静静立在窗前,透过窗纸的缝隙,将门外众人的神态举止尽收眼底。

钱万贯的老谋深算,李山长这老夫子的迂腐疑虑,赵大夯的耿直拥护,还有那些沉默者眼中闪烁的算计。

众生之相,如同一幅生动的浮世绘,展现在他面前。

周平安缓缓收回目光,转身吩咐。

“铁牛。”

“在!”

“开门,迎客。”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大宋第一女皇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天启大明 铁马冰河肝胆照 剥夺金手指(清穿) 谍战:我当恶霸能爆奖励!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双靥 反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