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上,比去京城的时候快了一些,入冬的时候,终于到家了。
王小甜早就派人通知了家里,几人到的时候,家里人和里正,还有许多的村民都在村口等着了。
“大勇啊,你家王川真争气,这才读书多久,居然就成为举人了。
这可是咱们村的头一个啊,不光给你家争光了,也给咱们村子争光了啊。
你们两口子以后啊,可等着享福吧。”
“小月啊,以后小川还会往上考吧?以后做了官可别忘了咱们乡亲哈。
你可是真有福气,儿子闺女都这么有本事。
一个能挣银子,一个能做官,好大的服气。”
“老嫂子,你看看你现在,可跟城里的老夫人一个样儿。
这身上穿的,头上戴的,可真是富贵。
等以后小川做了大官,你可就是真正的老夫人咯。”
要说之前村民们对王小甜家的人是恭维,那么此时,村民们就是自内心的羡慕和敬畏,那好话一箩筐一箩筐的。
没办法,这个时代,身份阶级分明,秀才身份高,也只是限于有文化能免税,能做的活计更多一些,而举人就是真的一只脚迈进了官场,像王川这样排名在前面的,若是找找关系,都能做个县丞里面的官了。
这对于整个村子来说,那可是祖坟冒青烟的事情了。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当你穷的时候,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甚至抓到机会就欺负你,奚落你,都是坏人。
可当你有钱了,有权了,有本事了,那所有人都会变个脸色,好听的话也会说了,好看的事也会做了,全是好人了。
老李氏今天穿着深褐色软罗对襟夹棉袄裙,领口和袖口用暗花绫镶边,头上戴着平日里舍不得戴的金簪,在夏竹的搀扶下,对着大路翘以盼。
王大勇和赵月也是精心打扮过的,软罗材质的袄裙和长衫,头梳的一丝不苟,赵月头上手上都带着王小甜送的饰。
一家人的心思都放在孩子们到底什么时候能到家,随口应付着村民。
哒哒哒哒,远远的就看到几辆大马车驶来。
兴旺和兴达都不用招呼,直接就窜了出去,奔着马车跑去。
“娘,小甜她们回来了!”
赵月紧紧攥着春桃的手,垫着脚往前张望。
“是是,是孩子们回来了。
大勇啊,你也赶紧的去迎迎,这一走就是三个多月,孩子们受累了。”
“娘,他们都大了,会照顾好自己的。
尤其小甜儿孩子啊,她绝对不会亏待自己的,咱们就在这儿等着吧。”
他娘可真是亲奶奶,那马车跑的多快啊,他跑过去还得停车上车,不如就在这儿等着,也不在乎这一小会儿了。
王小梦在马车上,打开了马车门,探出个脑袋,远远的对着大家招手。
“姐,奶奶,爹,娘,还有里正爷爷,好多人都来接我们啦。”
等被众人簇拥着到家,已经接近午时了。
王小甜让德安几个往下搬礼物,丢下王川和村民们寒暄,她挽着奶奶和娘就进门了。
午饭的时候,家里居然摆了三桌,里正,王遇几个,村里几个德高望重的长辈,还有和家里关系好的几个叔伯婶子大娘,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接风宴。
吃过饭,妇人们帮着一起收拾,王小甜则兴冲冲的给大家份礼物。
“里正爷爷,这是给您和遇叔带回来的好酒,烟丝,茶叶,这是给刘奶奶她们的布,这些都是给铁蛋的零嘴。”
挨个分了礼物,又把孩子们招呼过来:“最近私塾没有开,你们在家里面有没有好好的读书?”
“有!
小甜姐姐,我天天在家读书,我娘都夸我懂事了。”
“乖!
每个人都有礼物,排好队到你们先生那里领。”
范念心已经拿出准备好的礼物,笑吟吟的在旁边等着,孩子们嗷嗷着就围了上去。
王小甜拿出十几只银簪子,都是系统出品,不贵,但是很是精致,每一只的花色都不同。
“奶奶,娘,这些你们拿去,送给村里关系好的奶奶婶子们。”
婆媳两个接过簪子,这簪子也太好看了,她们也喜欢。
“成,你们不在家的时候,她们也没少照顾咱家,晚点我们就去送。”
老李氏很是豁达,自己的孙子孙女可是村里第一个去过京城的,老姐妹儿们最近没少来家里陪她唠嗑,给家里帮忙,这簪子虽然有些贵重,可不管是为了孩子们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