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配谁去呢!黄依依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殿内的大臣们。大臣们一个一个把头低的低低的没人敢说话。
“那位爱卿愿意替寡人分忧,带兵去丹阳城围剿胡贼呢!”
半响,皇帝见没人说话,于是又问道。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副没人愿意去的模样。
北疆王的势力犹如日中天,说不定那一天就代替了皇帝,坐上那把龙椅了,任凭谁也没那个胆量敢得罪。
“啪!”
皇帝一下子拍在了那把黄金灿灿的龙椅上,眼睛睁着老大,他居高临下瞪着;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你们说说,朕养你们这群酒囊饭袋有何用!”
皇帝气急败坏,就连这帮大臣也害怕北疆王的势力,他更要除去这个北疆王和他的兔崽子。
“吾皇息怒,臣等无能。”
皇帝话音一落,店里的文武百官纷纷跪了下来。
“传朕旨意,牧羊国向来与我凤灵国友好安邦,朕配人去北疆调查清楚,在做打算,北疆王莫要枉作主张。”
皇帝看着殿里的大臣们,语气不容置疑,他但是要看北疆王在朝中查了那几个探子。
大臣能这才算看清楚,在万岁爷眼中,胡贼侵犯边疆要比北疆王还可怕。
“喳!”
小小探子哪里见过如此场面,下的头都不敢抬起来,战战兢兢的吐出了一个字。
大臣们这才附和道:“吾皇圣明!”
“丹阳城内我凤灵国中原土地,哪位大臣带兵出发,去丹阳城一探究竟?”
北疆王如果敢动,他就以北疆王忤逆圣旨而降他的罪,可是丹阳城万万不能丢失。
大臣们听了又死装眼寐,一个一个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下去。
大殿里面很是安静,只能听到细微的呼吸声,大臣们大气不敢出一声。
“启禀吾皇,微臣以为配赵兴赵将军前去比较合适,赵将军乃丹阳城人士……”
太傅说话的意思很明显,赵将军丹阳城人,如果北疆王得知消息就说赵将军回家探亲去了。
可是皇帝根本不卖这个账,他大怒道:“我是配人去围剿胡贼,不是回家探亲。”
过了半响,颜亦清颜大将军出面了,他跪在地上说道:“臣近日来旧疾缠身,已经不能担任次重任了,犬子颜良从小熟读兵法,还望皇上给一个犬子一个保家卫国的机会。”
皇帝可是他的姐夫,他可不想凤灵国改朝换代。
“传朕旨意,封颜良为主帅,统领十万大军,明日和赵将军启程去丹阳城,歼灭胡贼保我丹阳城子民安顺。”
说着皇帝扔出来了一块玉制的兵符。
虽然很是不爽,但是一切总算处理完毕了,皇帝突然想到了什么。
林相女儿不是遇刺了吗?林相这个老家伙怎么还不解除婚约,难不成他还打算和北疆联姻,归顺北疆王?
“平顺公主的事,还望林相节哀!”
林相的智慧他是有目共睹,像林相这么没有背景的大臣他很是需要。
皇上明明是暗示着自己,怎么可能真的让自己节哀,别说死一个林楚楚了,死十个林楚楚皇上恐怕不会关心。
襄阳王虽然告诉他,楚楚还活着,可是眼前形式他不得不取消婚约了。
毕竟他能有今天这一切都是皇帝给的,皇上能给他这一切也能收回这一切。
“多些皇上挂念,臣很是欣慰,既然平顺公主自己遇刺了,那么还请皇上为平顺公主做主,悔了和北疆的婚约。”
林相跪在地上一本正经的说道,随后便磕头示意。
果然是皇帝的心腹,皇帝最喜欢和聪明人说话了,林相一点就通。
“朕就依你,传朕旨意,昭告天下,平顺公主已经遇刺,和襄阳王的姻缘不能作数,望襄阳王另觅良缘,早起成婚”
皇帝心花怒放,解除平顺公主和襄阳王的婚约,好像远比胡贼来犯让他上心。
“谢皇上恩准!”
说话间林相朝着皇帝重重的磕了一个头。
皇帝也没有宣纸下朝,高高兴兴的从一旁快步了走了,曹公公看着皇帝远去的背影,连忙喊到:“下朝!”
于是急匆匆的追了过去。
这天黄依依和小武去镇子上把银子换成了银票,又换了一些散碎的银子和铜板,二人推着板车卖了一大堆的东西,背上往家中走去。
一路上遇到了很多逃难的人,黄依依很是不接,这太平年间怎么还有这么多的难民。
回家还有好大一段路程,她也没有多问,高高兴兴的往村子里赶。
说好的,有了钱就修屋子,接下来黄依依都想好了,找村名们帮自己修房子,没人一天五文钱的工钱,管两顿饭。
有钱能使鬼推磨,平常去别人家帮忙都是给一顿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