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老子不怕!”
说着,便大踏步朝城门走了过去,光着的那只脚已经冻得红肿不堪,血水混着冰水一滴滴落在泥泞的雪地上,像在污浊中绽放的一朵朵梅花,刺的周围众人眼睛生疼。
“我跟你去!我就不信,这天下还没有个能说理的地方了,凭啥咱们穷人就要受苦?凭啥皇亲造反都没事?凭啥?!”
人群中爆发出一声怒吼,一个青壮男子走出来,跟在了王大壮的身后。
“去他娘的,反正活不下去了!算我一个!”
“我也去!跟这些狗娘养的拼了!”
“拼了!脑袋掉了不过碗大个疤,我就不信老天爷不长眼!”
“我也去!”
“我也去!”
................
群情激奋,越来越多的人都跟在了王大壮身后,逐渐汇成了一支浩浩****的队伍,慢慢向城门逼近。
呼啸的寒风似乎都被这股冲天的怒火吓退,止住了肆虐,变得温和了起来。
而此时的城内大街上,也有一支队伍正在朝府衙走去。
走在最前面的是吕庄,他身后是拉着数道长条幅的府学学子们,一道道三尺宽一丈长的条幅,罗列着老历王的种种罪名,再后面是几百名身穿统一府学学子服的学子们,他们一边走,一边振臂高呼:
历王上官旸,哄抬粮价,欺压百姓,通敌叛国,罪大恶极,朗朗乾坤,只求公道!
声势浩大,引得无数人围观,学子们一边走,一边喊,一边将教谕姚策今日清晨写的征讨檄文内容告诉众人。
姚策的这篇檄文开篇就历数了历王上官旸的累累罪恶,层层揭露,有理有据,令看过此文的学子们无不义愤填膺,吕庄这个实际经历过此事的证人,又刚好返回府学,学子们不由争相向他求证。
得知文中所列罪名皆属实,姚教谕也是实在不满朝廷让钦差带走老历王的举动,才一气之下奋笔写下此文,宁可粉身碎骨,也不愿让恶人误国毁民!
学子们敬佩姚策的孤勇,愤恨朝廷的纵容,一致决定推举吕庄为领头人,一起去知府衙门告状,要求官府严惩历王及相关人员,还世间一个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