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夫人,放榜了。”一个青衣小厮慌慌张张的从外面跑了过来喊道。
“少爷考取了多少名?”苏夫人忙问道。
“没,没瞧见。人太多了,没挤进去。”小厮低头说道。
“那还在这儿愣着作何,赶紧去啊。”苏老爷吼道。
青衣小厮忙飞跑出门。
不多时,官府报喜的敲锣打鼓的来到了苏府门前。
“老爷、夫人,报喜的来了。”一小厮忙进门唤人。
苏老爷同夫人忙出府迎接。
“恭喜苏老爷、夫人,令郎得中探花,正在宫中参加琼林宴,少时便回府。小的先行一步前来报喜。”
“探花,竟然是探花!”苏老爷脸色不虞的说了句。
一旁的苏夫人忙给管家眼色,管家上前递给信使银钱,道谢后打发了人。
“老爷,这祁儿也不容易。虽没有得中状元,探花也是极好的。”苏夫人宽慰道。
“妇人之仁,你晓得些什么!”苏老爷脸色阴沉一甩袖子转身走了。
留下不明真相的苏夫人呆立在当场。
殿选前一日。
“这苏祁是打着主意若得中状元,便以状元之名求娶三小姐对吧。”萧靖和神色不明的看了眼底下跪着的暗卫问道。
暗卫虽然听出萧靖和言语中的不快,却也并未隐瞒,说道:“回爷的话,正是如此。”
顿了顿,暗卫接着说了句:“但,三小姐似乎并不在意这些。”
“不用再解释了,我晓得了。”
是夜,萧靖和进宫面见天和帝。
“今儿大臣预拟了殿选的名单,靖和帮着参详一二吧。”天和帝说道。
“好啊。”萧靖和一反往常的接过名册,端详了起来。
片刻后,萧靖和合了名册说道:“舅舅怎么想的?”
这声“舅舅”似乎让天和帝有些意外。他抬头看向萧靖和,似笑非笑的问道:“靖和以为这状元之名,何人应得?”
“靖和以为,这辅国大将军嫡长子楚绪堪为状元,太师嫡次孙柳真可为榜眼。而礼部侍郎嫡长子苏祁是为探花。”萧靖和说完一脸坦然的看向天和帝。
天和帝调笑般的问道:“莫不是靖和生怕苏祁得了状元的名头,抢去你那心上人?”
萧靖和嗤笑道:“就是他有状元之名,靖和也不惧。”
顿了顿,萧靖和解释道:“这楚绪与旁人不同,他是经历了沙场洗礼的,见识自然同只知道埋头苦读的书呆子不一样。更况且他师从柳太师,乃是他关门弟子。这文韬武略上状元之名也堪可得。”
“那苏祁,靖和如何评判?”天和帝问道。
“苏祁是个人才,靖和不否认。但是磨练不足,空有抱负,见识浅薄。探花之名也是瞧着前几名里只他尚未婚配,算得上青年才俊才凑合的。”萧靖和倒是大言不惭。
“照你这么说,并不是嫉妒这苏祁了。”
“怎会,若是我下场参加科考。想来这状元之位定是我的了。”萧靖和强势的说道。
“这道是。毕竟靖和博通经史,工诗善书,被称武艺、诗词、书法‘三绝’,有君子之风,文武全才之誉。”天和帝感慨的说道。
突然,天和帝似乎想到什么般,调侃道:“如此优秀的靖和却被人嫌弃,并不想嫁,到让舅舅好笑的紧啊。”
萧靖和似乎也受到打击般,低着头说道:“可不是啊,真想不明白为何婉瑜看不到我的好呢。”
殿试当日,苏祁信心满满的站在保和殿。
天和帝看着为状元,柳真可为榜眼,苏祁是为探花。授楚绪为翰林院修撰,柳真、苏祁授翰林院编修。”
此话一出,众官员响应。而觉得自己定能为状元之名的苏祁则愣怔住了。
他想不明白自己为何只堪堪为探花之名。那状元自己也认识,其经史策论无一比自己优秀,为何如此?难不成有人从中作梗?
想到这儿,苏祁看向前方站着的萧靖和,有些怀疑。可顾不得他疑惑,旁人已经前来恭贺了。苏祁只得满脸笑容的寒暄。
殿试后,苏祁回到苏府,一脸阴霾。
苏夫人早就在外等候了。
“我的儿啊,你可回来了。母亲等你许久了。”苏夫人欣喜的看着苏祁说道。
“儿子让母亲失望了,并未取得状元之名。”苏祁心情低落极了。
“无妨,这探花也是极好的。母亲知足的很。”苏夫人说道。
“父亲呢?”苏祁问道。
“在书房等着你呢。脸色不佳,你别惹他生气。”苏夫人念叨道。
“儿子晓得。”苏祁回到。
苏祁快步走向书房,推门而入。
“父亲,儿子让您失望了。”苏祁跪倒在地。
“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