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页间夹着淬毒的银针,针尖闪着幽蓝的光;老四晃着药瓶,紫色液体咕嘟咕嘟冒着泡,瓶塞都快被顶开了;老五......老五把金锭当板砖抡得虎虎生风,小胳膊上的奶膘都在颤动,脸上还沾着点金粉,活像个小财神爷。
“快跑!“老大一声令下。五个小身影泥鳅似的钻入密道,老四临走不忘往金山上撒了把红色粉末。瑞王带人赶到时,只见满室金锭表面渐渐浮现出血红的“贪“字,在火把映照下触目惊心,像用血写就的控诉。更绝的是那些字迹遇热发光,把整个密室照得如同血池地狱,吓得几个胆小的侍卫当场瘫软在地。
翌日早朝,皇帝刚坐上龙椅,冕旒上的玉串还没稳住,五道小身影就滚绣球似的冲进大殿,玄色、靛青、大红的身影在明黄的龙袍前格外显眼。老三澹台墨打头,怀里抱着《周律》,书页都卷了边;老大澹台玄殿后,腰间别着账册,边角还露着半截金锭;老二澹台战和老四澹台鹊一左一右,一个举着弹弓一个晃着药瓶;老五澹台铢被夹在中间,小手里攥着把金瓜子,跑一步掉两颗,在金砖上滚出清脆的响声。
“陛下!我们找到......“
“突厥密信!“
“军饷账本!“
“还有瑞王叔公的......“
五个嗓门同时嚷嚷,活像炸了一串炮仗,震得殿角的铜铃都叮当作响。满朝文武被吵得脑仁疼,有个年迈的给事中甚至捂住了耳朵,花白的胡子都抖了起来。太子扶额叹气,却见老三已经手脚并用地爬上御案,把《周律》摊在皇帝面前,小爪子还在龙案上留下几个黑手印:“陛下您看,按律该判......“
他小手一翻,律法书页间竟夹着张泛黄的纸条。纸条不过三寸见方,边缘已经脆化,像枯叶一样易碎,上面用娟秀的小楷写着:
“烬儿若见,速毁之“
字迹清丽中带着锋芒,撇捺间透着股熟悉的劲道,赫然是已故先皇后的笔迹!太子的心脏猛地一缩——“烬儿“是他的乳名,只有母后会这样叫他。纸条背面还粘着半片干枯的花瓣,紫色的纹路依稀可辨,正是江南特产的“血杏花“,当年母后的陪嫁里就有这种花的香囊。
皇帝的手突然抖了一下,龙椅的扶手被他攥得咯吱响。老帝王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锐光,像沉睡的狮子突然惊醒,指尖摩挲着纸条边缘——那里有个极小的针孔,排列成北斗七星的形状,正是南宫家传递密信的标记,当年先皇后就是用这个标记与宫外联系。
瑞王突然暴起:“陛下明鉴!这些小儿......这些小儿是受人指使,故意污蔑老臣!“他的蟒袍被气得鼓鼓的,像只炸毛的公鸡,腰间的玉带都歪到了一边。
“王叔别急呀~“老三不知何时摸到了瑞王身后,像只灵活的小猴,小手一抖,从他袖中抽出封信笺,信纸是西域特有的桑皮纸,带着淡淡的树皮味,“您怀里这封突厥可汗的亲笔信,还没给陛下过目呢!“
满殿哗然。那信笺上的火漆印赫然是只展翅的金鹰——正是突厥王庭的徽记,鹰嘴处还刻着个“汗“字!太子猛地站起身,腰间的玉佩撞在龙案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却见老二澹台战已经蹿上房梁,正用弹弓瞄准瑞王的发冠,弹丸上还涂着荧光粉;老四澹台鹊则蹲在香炉旁,往里头撒着紫色粉末,烟雾腾起时变成了蝙蝠的形状;老五......老五不知何时爬上了龙椅靠背,正用糖浆在皇帝冕旒上画小乌龟,小舌头伸出来舔着嘴角的糖渍。
“陛下!“老大突然举起那本蓝绫奏折,糖水显影的字迹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像撒了一层金粉,“这血指印的纹路,与三年前刺杀先帝的刺客一模一样!当时负责验尸的仵作记录还在,上面画的指纹图谱,和这个分毫不差!“
皇帝的脸色骤然阴沉,像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老帝王缓缓起身,冕旒上的玉串相互碰撞,发出冰凉的脆响,每一声都敲在众人心上。他伸手接过奏折,指腹在血指印上重重一按——
“瑞王。“皇帝的声音像淬了冰,冻得人骨头缝都发冷,“你可知这指印的主人,是朕悬赏十万两追捕的弑君逆贼?当年先帝驾崩,御案上就留着个一模一样的指印!“
瑞王面如死灰,像被抽走了所有力气,双腿一软差点跪倒在地。他踉跄后退时,腰间玉佩突然“啪“地碎裂,露出里头藏着的小纸条——上面用突厥文写着“灭口“二字,正是与箭上布条相同的笔迹,连墨水的浓度都一样!
老三趁机翻开《周律》最后一页,露出夹层里的密信:“陛下,这是从瑞王府密室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