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粮仓、香天下、恒远玉器行,一不小心就闹出了名堂。
邱秋对这一趟昌泰之行极其满意。
苏启民也觉对昌泰的收获很欣慰。
回到农庄,邱秋对昌泰的经济发展还是觉得莫名其妙的。
没有靠着国土物产丰富;没有靠着人民勤劳致富,走的却是中间一条路。
左右逢源,讨好大宇不得罪南冥,从大宇得了物资卖到南冥,然后就坐着收银子。
这就是商人!
邱秋觉得自己虽然是商界高手,但是比起昌泰来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
人家整个国家都在经商,亏得哈小王子还口口声声说要拜托自己赐教,自己也真是蠢得可以,屁颠颠的当了真。
还费尽心神的跟他办了这么多事。
人家这才是真正的聪明。
有一人的聪明邱秋还是佩服得紧。
朱掌柜这一次也跟着到了农庄。
亲眼目睹后觉得邱秋真是一个能吃苦耐劳的人。
简直是将庄稼种成了花一般,让人留恋忘返了。
要不是要去东海,他都想要这儿养老了。
要去东海,苏启民自然十分挂念他亲手组建的海上队伍。
“去看看?”邱秋知道他的心思问道。
“不了,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苏启民苦笑一声:“父皇既然册封我为逍遥王,那我就彻底的逍遥,若不然又会有不少人睡不着觉了。”
这倒也是,一旦他出现在东海的消息传出去,东海海上军队的事自然就要被传出来。
欧阳旭风在那边操练,海上军队一半以上的人都给了小穗的外贸商行当护卫。这也算是她的私人军队,自己的私产。
二十多艘战船也打的是商船的名头。
苏启民不去就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这一切还能悄无声息的进行。
若是他去了,刨根问挖底的事都会被扒拉出来。
这样反而不利。
邱秋想要去东海看看,毕竟那里还有自己的男人。
“去吧,去陪陪阿风,这儿有小穗他们一家子呢,你放心。”与往次不同的是关嬷嬷这次对她的远行很是支持。
这就是偏疼偏爱。
“嗯,娘,您去替我看看就好。”海上军队的建立其实更多是丈母娘在教导,有这个万事通的丈母娘看,他也就不用担心了。
“你婆婆就交给你们了。”邱秋知道,这次和朱掌柜一起到东海,也是小穗海上商贸行的一次机会:“替我好好好照顾她,不能惹她生气。”
“是,娘!”小穗咧嘴笑了,婆婆可是陪她最多的人,怎么可能会惹她生气呢,敬重还来不及呢。
朱掌柜饶是走南闯北也没有见过这么好的马车。
当邱秋提出可以用她们的马车时,朱掌柜当时还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心道自己不缺。
待看到马车后才明白,同样是马车,相 差可不是一星半点。
自己的那或许是叫马车,人家邱秋用的可以用豪华来形容。
“居然可以躺下休息?”朱掌柜后悔不已:“早知道你们这马车特殊,我也就租用了。”
云中郡兴盛典当行也是有马车租用的,只不近他觉得自已有更方便。
原来所谓的方便确实没有舒服来得实在。
“现在知道也不迟。”是说马车租赁生意一直不是很顺利,却原来是优势没有被人了解:“以后你出行就可以选择租马车了,这样更方便一些。”
“是啊,我还会帮你们宣传宣传。”朱掌柜哈哈大笑:“我估计着这样租马车用的话,家里都可以少养一个车夫。”
家里车夫还是要养的,毕竟自己有人出行更方便。
但是出远门就完全可以租赁了。
邱秋笑了,无处不是商机。
邱秋到了东海的时候,欧阳旭风正在忙碌。
小朱和阿竹接待到邱秋相当的高兴。
阿竹说自小穗离京后商贸行就没有看过册本,厚厚的抱了一摞来让邱秋过目。
“她商行的事我不再插手。”邱秋推辞道:“你是一个细心的人,小穗有你也放心。”
阿竹无奈,又只好将帐本让人抱回去。
朱掌柜要做海贸生意,自然就介绍给了阿竹认识。
“说起来,你们五百年前也是一家人。”姓朱,是家门。
“呵呵,您是长辈,我们当叫你一声叔。”阿竹的反应让邱秋很是满意。
生意人谈人情,自然就是越谈越亲热。
朱掌柜打听了一下海上贸易没有酒,就问阿竹可不可以推销。
“这事儿得看金先生他们对此感不感兴趣了。”阿竹道:“和他们打交道这么久,他们接受新事务还是挺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