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部队。
除了边境地区没有去过之外,三年之内,全国各地让他跑了个遍。
不过,每次李相夷都是带着自己的部队出去,换成新的面孔回来。
他每次带着自己的人出去比武,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减少一些熟悉的面孔。
除了那些打定主意混军功,混资历的人以外。
只要是一个军人,就没有不渴望变强,不渴望建功立业的。
关键是,李相夷带出来的人,不但本事高强。
就连他们使用的武器,都是令工部特制的。
李相夷从李莲花的空间里,找到了许多好玩儿的东西。
他当年到了军营里一看,那些东西实在是让他看不顺眼。
于是,他就回去画了草图。
李相夷拿着草图,拿着钱直接找到了工部,让他们把这些东西尽快的赶制出来。
别看工部是一个不怎么起眼的部门,也没什么油水捞。
里面的人,也并没有非常强大的背景。
可是,能在工部待着的人,个个都有好手艺。
风水堪舆,观星看月的高深学问就不说了。
修建皇陵,维修宫殿,都需要最好的手艺,最细致的心思。
所以,工部的人都是一些踏踏实实的实干派。
人用铠甲,马用铠甲,精钢锻造,袖剑,三连弩,五连弩,还有后来的大型十连弩车。
以及后来,他们一起研究改进过的攻城机器。
一时间,工部不但忙的四脚朝天,并且炙手可热起来。
李相夷的全国巡回比武结束了,他又开始无聊了。
李莲花忙了两年以后,也没什么大事可做了。
李相夷生气了,那都是真刀实枪得来。
李莲花要是真的生气了,那……那……唉……从皇帝陛下,到满朝文武,再到临安府的捕快。
出去问一下他们,有没有人敢惹李莲花生气。
李神医悬壶济世,仁心仁术的名声,如今也只有在民间保留了。
江湖人都知道了,李神医除了医术,还有毒术也很厉害。
虽然没人见过,可那不是见过的人都起了嘛!
不需要张嘴,只是一个眼神看过去,就能让大魔头笛飞声噤声的人,能是普通的大夫吗?这跟武力值没有太大的关系,谁知道是什么原因呢,是不是?
李莲花一身的好医术,当然也不能浪费了。
他闲暇之余,回去太医院待一天。
整个太医院上下,从院正到学徒,对李莲花那是又敬又怕。
尊敬李莲花的为人,这人大公无私,会根据他们两个特长,分别指点他们的医术。
怕的是,这人嘴太毒。
他要是生气了骂人,那真是不带脏字的说的人想上吊。
有一次,一个学徒称药。
李莲花随手试了试:“少了一钱!”
学徒不服气:“不可能!”
李莲花:“重新称!”
学徒气哄哄的开始重新称,结果,最后真的是甘草少了一钱。
李莲花温声细语的,说的那个学徒哭着想跳井。
院正拉住他,让他长志气,为自己证明。
结果,这个学徒用了三个月,就让自己练成了,徒手抓药不差分毫的本事。
后来,学徒重重的给李莲花磕了头。
感谢李莲花那天骂醒他,让他有了如今的本事。
终于不太忙了的李莲花和李相夷,参加武林事情的时间就多了。
四顾门这么多年越来越强大,可是纪律却越来越严明。
大熙国所有的城市里,如今都有了四顾门的地盘。
那些等着看热闹,觉得江湖就要被皇帝收入囊中的时候。
江湖和朝廷的合作,却越来越多了。
他们只是合作关系,而不是从属关系。
江湖人的社会地位提高了,相应的也有了一定的束缚。
但是,只是遵纪守法,规范了一些行为而已。
都是大熙子民,遵守这些规定,本来就是他们分内的事情。
每次李相夷换下沉重的官服,穿上他的侠士服的时候。
他都觉得,自己灵魂都是愉悦的。
李莲花如今不忙了,就重新把莲花楼赶了出来。
做了三年多摄政王的李莲花,终于重新做回了李神医。
只是,比较可惜的是,莲花楼医馆,如今也只能开在京城了。
又过了五年太平日子的大熙国,突然接到了四顾门边境据点的密报。
与他们接壤的邻国,竟然在秘密调兵。
李相夷经过查证以后,就带着奏折上朝了。
他和李莲花已经许久都不上朝了,今天突然来就说明有大事生。
想当年那场人为的洪水,就是他们与人合谋干的。
如今正好,新仇旧恨一起报了!
他说出这个消息以后,所有人都觉得不可能。
因为两国接壤,他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