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祝融想的两个名字,男孩就叫南,女孩就叫楠。
“看来祝融妹妹很想要个男孩啊。”小乔忍不住道。
不管是南还是楠,谐音都是男。
“正常。”周瑜解释道:“祝融想生个男孩,正好继承蛮族的王位。”
“那希望祝融妹妹能得偿所愿,对夫君也是一件好事。”小乔说道:“未来让亲儿子坐镇南中,肯定不会出什么岔子。”
“说的就是这个理儿。”
周瑜放下信件,提笔开始给祝融回信。
信件刚刚写好,没等吹干墨迹,便有侍女快步而来。
看到屋内的场景后,下意识缩了一步,连忙低头不敢多看,道:
“启禀君侯,襄阳急报。”
不等周瑜发话,小乔连忙起身接到手中,而后放在案几上。
周瑜拆开急报查看内容,小乔帮着把写给祝融的信件封签。
“宛城驻军五万?”周瑜看的直皱眉头,“老贼这是想干嘛?”
开春回暖后,周瑜正要全力征讨江东。
这时候曹操在宛城增兵,很难不引起周瑜的忌惮。
一南一北,两大诸侯。
曹操与周瑜都打算进行大动作,同时还都提防着对方。
在互相不知对方计划的情况下,就形成了眼下的局面...
曹操增兵宛城,想着防一手周瑜。
周瑜看到曹操增兵,感觉这老东西是想搞事情。
“曹操是想帮孙权?”小乔猜测道。
“不排除这种可能,但...”周瑜奇怪道:“曹操怎么知道,我有近期攻打江东的打算?”
周瑜要取江东,这是明摆着的事情。
但至于具体日期,到底是今年取、还是明年取,是开春取还是等秋收后,这属于绝对的军事机密。
曹操也好、孙权也罢,两边都没道理知晓,仅限于周瑜高层之间。
毕竟,周瑜麾下大军,目前还没向江夏方向运动,并未流露出近期攻取江东的姿态。
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先一步在宛城部署兵力,就显得有些奇怪。
就算曹操要帮孙权,也没必要这么上赶着。
要知道,孙权都没向柴桑增兵呢,曹操着哪门子的急?
孙权又不是曹操亲儿子,后者没必要这么热情。
“也许不是为了帮孙权。”周瑜不禁猜测。
“不是帮孙权,那是为什么?”小乔不由道:“五万兵力不少,但也不至于是来进攻吧?”
“这点兵力进攻为夫肯定不够看。”周瑜轻笑道:“但是用来防备为夫,五万可就不少咯。”
“防备?”
小乔到底是女子,对于军事反应迟钝。
但周瑜得思路却愈发清晰,隐隐猜到曹操想做什么了,不过目前尚且缺少作证。
“老贼这是静极思动,趴窝三年之久,恐怕是想干一仗大的。”周瑜当机立断,道:“研墨!”
小乔闻言跪在案几旁,拿起墨锭开始研磨。
周瑜取来空白竹简,提笔稍作酝酿后,便开始挥毫泼墨。
“赠曹公?”
看着周瑜书写的内容,小乔黛眉微挑。
“夫君怎么有雅兴写诗?而且还是送给曹操。”
“哈哈~是与不是,且用此诗试探一二。”
周瑜搁下毛笔、吹干墨迹,把信件封签妥当。
“有劳夫人。”
周瑜递给小乔,交代道:
“以夏侯的名义,把这封信送到北方,且看之后会有什么回应。”
“明白。”小乔接过信件,“妾身这就去夏侯妹妹院里。”
周瑜也没在书房久留,随即起身来到前院正堂。
“议兵,通知各级文武前来。”
既然隐隐把握到曹操的意图,周瑜便想着继续按计划行事,跟麾下商议开春回暖后,进攻江东的作战方案。
如无意外,到时候就按部就班、进军江东。
若有变故,再重新议事也不迟。
不多时,身在江陵的各级文武,接到通知后纷纷赶来,很快正堂大殿上便人满为患。
“诸位过年可都还好?”周瑜笑着问道。
“过得好!”
“托主公的福。”
众人纷纷回答,气氛非常和谐。
“今日通知大家过来,所谓何事想必你们心中有数。”周瑜肃容道:“且先议一议,接下来这一战该如何...”
正说话间,突然有人闯进来,打断周瑜的发言。
众人纷纷不满回望,看到来者后微微一愣。
“绍儿,何事毛毛躁躁?”
迎着周瑜的视线,孙绍挺起胸膛,大声道:
“阿父,孩儿也要出征江东、报仇雪恨!”
听着孙绍掷地有声的话音,众人一时间面面相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