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江东,孙绍只有无尽的恨意。
尽管亲人都在那边,孙绍对孙氏却没有任何感情。
至于孙权,孙绍更是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食肉寝皮,以解心头之恨!
童年被囚禁在小院中的记忆,是永远挥之不去的痛苦,孙绍要亲手报复回来。
故而得知周瑜要出征江东后,便有了眼下主动请缨的一幕。
“胡闹!”
一声斥责响起,群臣见状连忙起身。
“拜见夫人。”
孙绍跑来主动请战,大乔闻讯而来,显然是要制止儿子。
“犬子无状,打扰各位议事了。”
大乔先向众人致歉,而后揪着孙绍衣袖,道:
“别在这里给你阿父添乱,跟为娘走。”
孙绍面露倔强之色,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大乔才多大点力气,哪里能拽动这头小老虎。
“你听不听话?”大乔见状顿时急了,扬手道:“是不是找揍?”
“阿母要打就打,反正孩儿不会改变心意!”孙绍闷声闷气道。
“你...”
大乔为之气结,一狠心就要打下去。
“夫人息怒。”
关键时刻,周瑜赶到近前,轻轻拉住大乔。
少年人自尊心最强,哪能当众打呢?
不但无法解决问题,甚至会激化矛盾。
“你阿母含辛茹苦,一个人把你拉扯这么大,你就是这么气她吗?”周瑜对孙绍发出质问。
孙绍面露羞愧,不禁回忆起软禁期间,母亲对他的照顾与爱护,不自觉就把头低下去。
“抬头,休要做小女儿姿态!”周瑜厉声道:“向你阿母道歉。”
“算了。”大乔反倒又开始心疼孩子,“绍儿小,不懂事,夫君不要生他的气。”
周瑜不为所动,目光灼灼逼视着孙绍,等到后者的回应。
孙绍几番欲言又止,最终小声嚅嗫道:
“孩儿无礼,不该顶撞阿母...”
周瑜面露欣慰之色,拍着孙绍的肩膀,道:
“确实长大了,我看可以上战场了。”
孙绍闻言先是一愣,旋即大喜过望。
“孩儿多谢阿父!”
儿子满意了,当娘顿时不乐意。
“夫君。”大乔加重语气,“绍儿才几岁,怎么能让他上战场呢?”
“我和伯符二十岁的时候,便已经纵横江东了。”周瑜正色道:“作为我俩的儿子,绍儿岂能不上战场?”
大乔还欲再言,但见周瑜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她一个妇道人家,也不能在人前顶撞丈夫。
丢下一个眼神,大乔悻悻然离开,心里想着晚上再找爷俩说道说道。
“去。”周瑜伸手一指,吩咐道:“往后你就是公绩手下的兵力。”
“卑职拜见将军。”孙绍近前大声见礼。
凌统有些发蒙,下意识看向周瑜,不明白为何这么安排。
“你十五岁便是别部司马,刚从军时大概也是绍儿这个岁数,就由你来带他吧。”
孙绍不过十二三岁,周瑜却敢于让他从军。
一方面,是因为心里有分寸,出征江东不会有太大危险。
另一方面,少年从军的事情,周瑜也是屡见不鲜,甚至自身就是如此。
周瑜与孙策跑到江东打天下时,双双不过二十岁的年纪。
而在此之前,二人也早已另外在外,从军的年龄要更小,不过十五六而已。
凌统更是一个娃娃兵,十五岁时就凭军功混上别部司马。
可想而知,从军的时间只会更早,估计也就十二三岁。
正是因为凌统有这个经验,加之他又是孙策的旧部,索性把孙绍交给他来带。
“既然主公有令,少主以后就跟着末将吧。”
知晓周瑜有心栽培,凌统自然欣然接受,当即答应下来。
“多谢将军!”
孙绍像模像样抱拳,然后就站在凌统的身后,好似亲兵一般。
“滚犊子。”周瑜笑骂道:“小亲兵没资格列席旁听,赶快去给我哄你阿母,你要是跟她说不通,这个兵你不见得能当成。”
这话还真没毛病,大乔刚才是识大体,没选择当众闹而已。
但待会儿回了后宅,大乔要真一哭二闹三上吊,周瑜还真没什么好办法。
最好的方式,就是孙绍能够说服大乔,也省的周瑜夹在中间为难。
“得令!”
孙绍一听还有变数,忙不迭往后宅跑去。
小插曲过后,周瑜重新回到主位上,重新开始议兵。
“士元,你来讲吧。”
庞统点头答应,从位置上起身,来到一副悬着的地图前。
“对决江东,关键无非两点。”庞统沉声道:“第一点,水战!”
“我军具备上游优势,可以顺江而下对江东发起进攻,此战的第一阶段就是水战。”庞统点着地图,道:“而水战的地点不出意外,就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