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三国:我,赤壁周瑜,揽二乔脱离江东 > 第356章 曹操:该死的周瑜!!

第356章 曹操:该死的周瑜!!(1 / 3)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

邺城。

丞相府。

曹操高坐主位,下方人头攒动。

作为新年过后,第一次召开“大朝会”,这次与会人员非常多。

“陛下有旨。”

担任尚书令,常年坐镇许都的荀彧,手持圣旨朗声开口。

霎时间,所有人纷纷从位置上起身,包括曹操在内,也从主位上起来以示尊重。

“丞相于社稷功莫大焉...”

“今拜其子曹丕为五官中郎将,曹植为平原侯、曹彰鄢陵侯...”

刘协新年的第一道诏书,就是加封曹操的三个儿子。

曹丕官拜五官中郎将,曹植与曹彰双双封侯。

“谢陛下。”

曹操冲着许都的放心拱手谢恩,走下主位接旨。

宣旨结束后,曹操回到位置上坐下,群臣也纷纷落座。

尽管只是一个小插曲,但也引起群臣的无限遐想...

曹昂死后,曹丕就是长子,出仕为官并不奇怪。

但曹植、曹彰同时封侯,分量上反盖过兄长曹丕,这就显得意味深长。

很显然,曹操还没考虑好由谁来做继承人。

三子拜官封侯,显然都受到曹操青睐,难以下定决断。

一时间,人心思动,其中不乏投机取巧者、或行险一搏者。

随着这一道圣旨,曹氏内部的立嗣之争,正式拉开帷幕...

“议事。”

曹操威仪的声音响起,打断众人的无限遐想。

“下官有奏!”董昭一个健步窜出来。

曹操有些意外,议事要说什么,哪些人说哪些话,基本心里都有数。

但看到董昭出列,曹操还真闹不清楚对方要干嘛。

“准奏。”

众目睽睽之下,曹操总不能不让董昭说话。

“昔周公旦、吕公望,当姬氏之盛,因二圣之业,辅翼成王之幼,功勋若彼,犹受上爵,锡土开宇。”

“末世田单,驱强齐之众,报弱燕之怨,收城七十,迎复襄王;襄王加赏于单,使东有掖邑之封,西有菑上之虞。”

“前世录功,浓厚如此!”

“今曹公遭海内倾覆,宗庙焚灭,躬擐甲胄,周旋征伐,栉风沐雨,且三十年,芟夷群凶,为百姓除害,使汉室复存,刘氏奉祀。”

“方之曩者数公,若太山之与丘垤,岂同日而论乎?今徒与列将功臣,并侯一县,此岂天下所望哉!”

董昭也是个人物,站在堂上引经据典、出口成章。

上方的曹操听懂了,脸上尽是错愕之色。

下方的一些文官也听懂了...

如荀彧者,闻言脸色大变。

如贾诩者,好似充耳不闻。

如程昱者,欣然微笑颔首。

如荀攸者,垂首若有所思。

除此之外,没文化的武将一脸懵逼,有文化的武将大致也听出来,董昭正在对曹操进行歌功颂德。

大意是:

周公、吕望(姜子牙)当年有功于社稷,然后都得以封公就国。

如今曹操的功绩,比之周公、吕望也不遑多让,然而爵位仅仅只是列侯,实在是不应该啊!

简而言之,董昭是跳出来劝进,希望曹操能更进一步,迈上公爵的台阶。

而且这事儿,事先董昭也没跟曹操通气儿,所以就连曹操本人都蒙了。

其实董昭是临时起意,看到天子册封曹丕、曹植、曹彰,突然有了劝进的心思。

既然曹操都开始考察继承人问题,那么劝进指定没错,董昭打算赌一波。

只要踩中曹操的心思,绝对能血赚一波!

“太祖高皇帝有言: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曹操板着脸道:“尔要陷我于不仁不义之地吗?此事吾不为也,退下!”

此言一出,董昭连忙灰溜溜退下。

文臣武将闻言,有人松了口气,有人暗暗失望,心态不一而足。

不过有心人也注意到,曹操虽然训斥了董昭,但却没惩罚后者。

大汉没有公爵,对于异性臣子而言,最高爵位就是列侯。

曹操、周瑜、孙权、刘备...都是这个等级,往上已经封无可封。

正常而言,董昭的劝进之言,几乎跟造反无异。

曹操若真无此心,定然要严惩董昭、以儆效尤,借此表达自身并无僭越之心。

而仅仅是不咸不淡骂一顿,这就显得有些意味深长...

曹操自然有更进一步的心思,要不然这么多年奋斗为了啥?给刘协白打工吗?

但眼下不是时候,故而曹操出言拒绝。

自赤壁一战已经过去三年,期间也发起一些小战役,但无一例外都以失败告终。

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强行称公,就显得不太“理直气壮”。

以曹操本人的想法,接下来取得一场大战的胜利,最好再打下一些土地。

如此,凭借军功就能“

最新小说: 红楼之胜天半子 这个书生有点凶 暴君吕布 藏钟 乱世边军,开局一馒头换亡国女帝 落脚之地 穿成赘婿文男主的恶毒发妻后,我摆烂了 怼天怼地怼极品【我似张狂】 国运:开局死谏,祖宗李二看麻了 美貌废物被迫登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