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三国:我,赤壁周瑜,揽二乔脱离江东 > 第329章 凤雏的阳谋,卧龙的憋屈...

第329章 凤雏的阳谋,卧龙的憋屈...(1 / 3)

长安。

房间内,诸葛亮与法正隔着案几,相对而坐。

桌面上摆着两样东西,一者是十枚锃光瓦亮的纯钢直百钱。

一者是用麻线穿起来的一贯普通五铢,不多不少正好一千枚。

十个钢镚等于一千五铢,两者摆放在一起,视觉冲击还是很强烈。

前者一手就能抓起,重量可以忽略不计。

后者需要搭在手臂或肩头,重量更是有足足八斤。

“周瑜真是好算计。”法正语带讥讽,“想用大额货币来掠夺西北的财富,莫不是以为咱们都看不破?”

别说顶级谋士,稍有见地的谋士,都知道大额货币的用意。

“能仿制吗?”诸葛亮捻起一枚钢镚问道。

见到此物的第一眼,诸葛亮想的不是抵制、而是仿制。

己方只要能大量仿制,不仅没有坏处,还能拿着“假币”反向收割。

“问过工匠了。”法正摇头道:“都说此物无法仿制。”

“有匠人说,此物材质乃是精钢,锻造出来一块儿都很不容易。”法正继续道:“更别说在精钢上,再雕刻出如此繁复的花纹,技术上根本无法实现。”

“别说批量仿造,复制出一枚都是千难万难。”法正纳闷道:“也不知周瑜方面是如何制造?”

“看来周瑜方面,一定掌握了某种技艺。”诸葛亮分析道:“其他人不曾掌握,有技艺作为壁垒,完全不用担心被仿造,这才敢于推行大额货币。”

浇铸钢镚的技术,可以确保每一枚钢镚,都是从火井郡出产。

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这意味着只有周瑜吸血的份,其他人只能被动接受压榨,根本不存在反向薅羊毛。

“听闻...”诸葛亮沉声道:“此物已经在江东流传开。”

诸葛瑾身在江东,于公于私都经常与诸葛亮通信,故而知晓江东的情况。

“孙权没有下令禁绝?”法正震惊道:“如此显而易见的事情,难道就看不到弊端吗?”

“看到不意味着能做到。”诸葛亮微微摇头,“如今的孙权,早已不复当初的一言九鼎。”

直百钱批量生产后,江东“有幸”成了第一个试点地,甚至比荆州、益州都要早。

出于稳妥起见,完全是拿江东当“小白鼠”用,甚至都没征询孙权的意见...

此事,也压根用不上征询孙权的意见,只要各大世家同意就行。

在某次集中交易时,周瑜方面提出用直百钱交割货款。

毕竟双方交易,也不是江东单方面购买雪盐,也会出售一部分江东特产。

面对直百钱的付款方式,江东各大世家,第一时间自然也是抵触。

不想吃这种闷亏,对此表示抗议,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一方面,江东世家有求于人,需要求购雪盐,只能看周瑜的脸色行事,自然就硬气不起来。

另一方面,直百钱本就与雪盐挂钩。

当江东世家发现,到手的直百钱,其实可以轻松花出去。

甚至拿来购买雪盐时,态度立马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也就不再抵触直百钱。

当然,世家之中也有聪明人,能够看破直百钱的用意,乃是收割财富之举。

但是话又说回来,周瑜收割江东财富,是孙权要考虑的问题,跟世家有毛关系?

亏的是孙权本人,以及江东百姓。

反观江东世家,依旧可以通过雪盐等商业手段,继续赚的盆满钵满。

对于世家而言,只要自己有得赚,管他洪水滔天?

自然而然,随着江东世家接纳直百钱,并通过商业流入江东,此物逐渐就在民间开始流通,也就无所谓孙权是否同意。

不仅如此,当孙权发现此事后,再三权衡后选择装聋作哑,没敢直接下达行政命令,在江东境内废掉直百钱。

无他,上至江东世家,下至民间百姓,多多少少都持有直百钱。

一旦孙权通过行政命令,禁绝直百钱的流通,这些人手上的钱就会变废铁。

可想而知,此举会激发多少民怨。

孙权敢么?

不敢!

普通老百姓的民怨,或许孙权还能无视。

但世家大族的不满,孙权万万不敢忽略。

随着江东兵力暴涨到十万,孙权在军队中的占比,连一半都达不到。

一旦这些世家联合起来,掌握的总兵力,足以颠覆江东政权。

如此,孙权既无法断绝直百钱流入,又无法下令禁止使用,就只能默认此物成为货币的一种。

眼睁睁看着直百钱大量流入,同时伴随着大量五铢钱流出,偏偏又无计可施。

“孙权糊涂啊。”法正唏嘘道:“兵权怎么能下放呢?大汉的教训就在眼前呐。”

汉末是如何走向崩溃?

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兵权下放给民间。

黄巾起义,天下八州动乱,朝廷根本无力镇压。

不得已

最新小说: 国运:开局死谏,祖宗李二看麻了 落脚之地 这个书生有点凶 红楼之胜天半子 藏钟 美貌废物被迫登基后 穿成赘婿文男主的恶毒发妻后,我摆烂了 暴君吕布 怼天怼地怼极品【我似张狂】 乱世边军,开局一馒头换亡国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