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等得起,咱们等得起吗?群众的需求摆在那儿,咱们要是还在原地打转,那就是失职!”
“上面既然放开了,允许基层尝试自主经营,那就说明这条路是走得通的。小林的方案,写得实诚、条理清楚,每一条措施都有依据,不是拍脑袋瞎编的,是真下了功夫、动了脑子的。”
她说着,转过头,目光落在林嘉身上。
“我觉得,小林这孩子是真为咱们着急。她不是图自己出风头,也不是想抢功劳。她是想给大伙儿找一条活路。就凭这份心,我不能泼冷水,我得支持!”
之后,她又面向田秀芳,语气依旧平和。
“老文上报的事,走的是正规流程,上面批不批,那是领导要考虑的事。咱们!就得有人敢想,敢试!”
杨云花这话,说得干脆利落,明摆着是替林嘉撑腰。
陈小娟听得直点头,心里不住地感慨,
还是云花姐有魄力,有眼光,关键时刻能顶得上去。
林嘉心里一热,强忍着才没让眼泪冒出来。
她低着头,心里翻来覆去就一句话。
还有人信我,还有人愿意挺我。
田秀芳被堵得说不出话来,脸涨得通红。
她想反驳,却找不到话头。
最后只能干瘪地扯了下嘴角,低声挤出一句。
“云花姐,你说得对……是我考虑得不够周全。”
没想到的是,文国强办事真快。
第二天中午,他就笑呵呵地拎着一份文件走了过来。
“大家听好了!”
他站定在办公室中央,声音响亮,底气十足。
“好消息!上级批了咱们供销社搞农副产品自主收购试点的申请!这是正式批复!红头文件!盖了章的!”
屋里一下子安静下来。
紧接着,陈小娟和杨云花同时压着嗓门惊呼起来。
“真的?批下来了?”
“太好了!这下有盼头了!”
田秀芳正低头收拾抽屉里的单据,手突然僵在半空。
她脸色一下就垮了,眼神里闪过一丝不甘。
文国强点头,目光一转,郑重地落在林嘉身上。
“林嘉同志,这次能成,全靠你那份方案。领导看了材料,特别满意,说思路清晰、数据扎实,是近年来少见的实干型建议。所以……”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郑重。
“上级明确指示,由你牵头,负责这次试点的采购工作。你是项目负责人。”
林嘉心口一紧,早猜到这一步。
可当它真的来临时,那种压迫感,还是让她呼吸一滞。
但她没有退缩,也没有低头。
她缓缓挺直了背脊,不疾不徐地说道。
“主任,我一定尽全力,绝不拖后腿。”
田秀芳一听这话,眼皮猛地一跳。
谁不知道采购这块油水最多?
收货时多报一点,送货时少出一点,中间转个手,差价就出来了。
多少老职工拼了半辈子都捞不到一次机会。
如今却被一个乳臭未干的小丫头轻而易举地拿走了!
她再也坐不住了,腾地站起身,语气急促。
“主任,采购可不是光靠胆子大就能行的!这活儿讲究多着呢!”
“得会张嘴砍价,能把价格压到最低。得腿脚勤快,哪家供货、哪家信誉好,都得亲自跑遍。还得眼尖心细,分得清好货坏货,真品赝品!”
“小林来这儿才几天?她连咱们的进货流程都还没摸熟,连村里人说话都听不全!这担子,是不是太重了?她挑得起来吗?”
“万一收回来一堆烂货,卖不出去,算谁的?咱们供销社的家底可经不起这么折腾!”
文国强眉头一皱,脸色沉了下来。
正要开口反驳,林嘉已经抬起了头。
她声音沉稳,一字一句地说道。
“田姐,你担心的事,我懂。采购确实靠经验,这一点我从不否认。”
“可经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谁天生就有的。它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没人一上来就能当老师傅,但总得有人迈出第一步。”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几人,声音提高了一些。
“既然组织选了我,那我就不会退缩。我会一边干,一边学,遇到问题就问,不懂的地方就改。”
“我不能保证一步到位,立刻就做到最好,但我能保证,绝不偷懒,绝不糊弄,更不会拿供销社的声誉当儿戏。”
“东西收上来以后,我会亲自一件一件核对。绝不让供销社吃一点亏。”
她转而看向田秀芳,语气温和地说。
“田姐要是不放心,随时可以提建议,咱们一起把事办漂亮。”
田秀芳气得脸色发白,胸口起伏不定。
她知道,若再闹下去,自己反倒成了无理取闹的那个。
“行啊,你有能耐就去试试,我倒想看看你能收回来什么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