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样子?别人会说我们沈家穷得连个婚都办不起,要靠儿媳贴钱,那不是让人笑话吗?”
“家里不缺这点钱,我和你爸有点积蓄,庭樾也有津贴,够用了。你这份心意,妈领了,但钱,你必须收好。”
沈庭樾也在旁边点头。
“妈说得对,你自己留着。婚宴的事,有我们。”
见他们态度坚决,林嘉知道再坚持只会让关系变生分。
心里虽有千言万语,却最终只能轻轻点头。
婚期一天天近了。
镇上的红纸店生意红火,街边摆满了喜字和彩带。
邻居家的孩子们一见到林嘉就笑嘻嘻地喊“新娘子”。
连平日不爱说话的陈大娘都主动送来一筐自家腌的咸菜。
说是“给小两口添点滋味”。
按这边的老规矩,就算领了证,办婚礼前还是得分房住。
沈庭樾搬回了他原先住的小屋。
夜里隔着院子,还能看见林嘉房间亮着的灯。
在这个年代,很多人觉得光领证不算数。
只有办了酒席、拜了天地,才算真正成了夫妻。
这样的习俗,反倒给了林嘉方便。
她每天等刘芮英出门去监工的时候,就悄悄进入空间。
取出一些物品,藏在厨房的暗柜里或后院的柴堆下。
现在婚也结了,不能总是单方面接受沈家的好意。
她心里清楚,感情要维系,除了真心,还得有实际的付出。
不过婚宴东西太多,她不敢直接替换,怕引起怀疑。
但可以在食材上洒一点稀释过的水。
至少能让食物更新鲜、口感更好些。
后院刚搭好的鸡窝鸭棚里,前几天买来的鸡鸭在叽叽喳喳地闹个不停。
林嘉走过去,指尖轻轻一划。
空间里的那些经过基因改良的芦花鸡崽和麻鸭幼鸟就悄无声息地替掉了原来的那批。
这些新来的小家伙毛色油亮,羽毛紧实光滑。
个头也明显比边上那些土生土长的鸡鸭壮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