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少,他准备了足够充足的物资。
想到这里,阿瓦隆之主便情不自禁的回头望向了网道盾构机的方向。
摩根知道,那台如恒星般巨大的机器正维持一条从人类网道到葛摩的跃迁道路:有源源不断的补给和建筑原材料从人类网道的仓储中被运送而来,这些浩如烟海的物资来自于泰拉政府对于整个银河长达五十年的极限搜刮,其数量之巨,实在让常年经营远东边疆的蜘蛛女皇都感到惊讶。
摩根毫不怀疑,有如此庞大的物质材料做后盾,只要给予眼前这些机械神教们足够长的时间,他们甚至能在整个葛摩上城区完成彻底的城市化。
而这种城市化丶堡垒化,正是帝国军队在葛摩的战术根基。
早在他们第一次讨论网道军团人选和葛摩战争的进程的时候,蜘蛛女皇就和她的基因之父敲定了这个作战方案。
此方案的立足点有两个。
其一,就是帝国无穷无尽的物资。
其二,则是帝皇与摩根这两个黑暗灵族绕不过去的绝对强者。
这两点是帝国军队在整场葛摩战争中最具有决定性的两个优势,所以所有的军事部署也是围绕着这两点展开的,以此来绕过那些帝国并不占据优势的地方,比如说相对来说绝对劣势的兵力。
毕竟凡人的部队,是很难在葛摩这种鬼地方展开布置的,阿斯塔特抽掉太多,会从根本上影响到现实宇宙的战争,而机械神教的部队虽然的确庞大,但其中相当一部分都必须从事优先级更高的挖掘工作,真正能够投入到战争的部队还是有限的。
这也是不得不采取城市化的原因。
帝皇和摩根的大致计划如下。
首先,蜘蛛女皇需要为帝国军队清理出一片绝对安全的登陆区域。
这一点,摩根完美的做到了。
覆盖三十八万公里的灵能灭杀不但为帝国军队开辟出了足够安全的登陆区。还有一层看不见的隐形作用:它成功的震慑住了通性贪生怕死的黑暗灵族,让他们不敢在战争一开始就掀起大规模的反扑,这也成功为帝国军队争取到了时间。
而在确保了这两点后,帝国军队也开始了他们真正的军事部署。
即堡垒推进战术和有选择的弹性防御。
毫无疑问,这两项战术都已经拥有相当古老的历史了,弹性防御早在人类宣称的第一场世界大战中就被提出并投入使用,而堡垒推进,也就是俗称的结硬寨,更是早在冷兵器时代就已经被数次证明了其行之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过,话又说回来,在这种纯粹比拼双方物质和意志的全面战争中,复杂的战术往往会起到反作用。
所以帝皇和原体的规划很简单。
以阿斯塔特和禁军为主的部队在会在摩根制造出三十八万公里的无人区后,迅速向前推进,在黑暗灵族的大举反扑之前,抢占那些最重要的交通脉络,并在此坚守,以最大可能拓宽帝国军队的控制区。
与此同时,机械神教的护教大军和巨型环境改造机器则会以盾构机为中心,大肆拆毁葛摩原本复杂的建筑结构,并在原址上修建各类坚固的堡垒:这麽做的目的一是为了加强帝国军的防御能力,其二也是为了摧毁黑暗灵族的主场优势。
堡垒主要分为三种:最外围的侦察用堡垒几乎要离开摩根设置的无人区了,这些小型碉堡中只会维系最低线度的驻军,甚至完全自行运转,唯一的作用就是依靠内部的雷达丶鸟卜仪以及光学或声学侦探仪器,来监视黑暗灵族军队的动向,毕竟,蜘蛛女皇的灵魂探查不可能毫无疏漏。
必要时刻,这些堡垒都是可以丢弃的。
而在侦查堡垒之后,在距离灭绝区边缘大概七到八万公里外的位置,机械神教们将绝大多数的资源都投入到了对于火力堡垒的建立中,直到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