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李复兴上任后,从未占用过大家的下班时间,所有会议都在工作时间内解决。
因此,他第一次召集开会,所有人都很积极。
四点整,除了少数留守的工人和门口的保卫,其余人悉数到场。
礼堂舞台正中,一幅《隆重纪念抗战胜利忆苦思甜大会》的横幅格外醒目。
李复兴走上台,轻拍话筒,一声尖锐的电流声瞬间压过了全场的嘈杂。
“安静,安静,开会了,我先简单说几句。”台下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李复兴简明扼要地说明了会议主题,随即带领大家回顾了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历史,最后勉励众人不忘初心,为建设新中国贡献力量。
接下来是代表发言环节,那几位被“抓壮丁”的年轻职工依次上台,宣读自己的文章。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志们……”
待所有稿件宣读完毕,时间已过去将近一个小时。
李复兴再次登台,进行总结。
“同志们的发言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这让我们再次认识到,如今的安宁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既要铭记苦难的过去,更要展望美好的未来。”
他顿了顿,提高了音量,“为了让大家铭记这个特殊的日子,也为了慰劳大家近期的辛苦,厂里准备了一点薄礼,每人十斤大米,外加一斤苹果。”
“哇!”话音未落,雷鸣般的掌声便淹没了整个礼堂。
“厂长真是好领导!”“厂长费心了!”之类的赞誉声不绝于耳。
“行了,少拍马屁,都滚蛋。”李复兴笑骂道,“对了,刚才写稿发言的几位同志辛苦了,老赵会给你们每人多发一个苹果。”
“大家出去后按顺序找老赵领取,各组负责人记得给值班的同志们代领一份。领完就下班,散会!”
人群欢呼着涌向门外。
李复兴不慌不忙地整理好桌面,端着自己的茶缸和文件,悠然踱步走出礼堂。
不远处,老赵已经支起一张桌子,将分好的米和苹果一一派发,每人一袋,无需挑选。
如今的苹果个头小,一斤能有六七个。
那几位发言的职工手里都多拿了一个,脸上的喜悦藏也藏不住。
李复兴走过去时,东西已分发得七七八八。
赵振国见他过来,也递了一份给他。
他将茶缸换到右手,左手接过袋子,向赵振国点头致意后,便朝宿舍走去。
夜里,徐倩说起家里的情况,言语间满是忧虑。
自老厂长住院以来,他们夫妻俩已有大半个月没回过家,可眼下时局混乱,实在不是回去的好时机。
“复兴,要不……明天我回去看看?”
“不行。”李复兴立刻否定,“现在外面乱得很,到处都是外地来的串联学生。你和孩子安分待着,哪儿也别去。万一出点事,我上哪儿找人去?”
他自己回去则没什么好顾虑的。
“你和孩子们都别动,我明天找个空当回去一趟,看看情况。”
一夜无事。
次日一早,李复兴处理完厂子里的事,便向门卫打了声招呼,说要回家一趟,最迟晚上回来。
他越发觉得,自己身边需要一个助手或办公室主任之类的角色,否则自己一出门,
他特地换上了那身民兵训练发的军服,口袋里揣着一本红书,胸前别着像章,这才骑上自行车往家的方向赶去。
沿途所见,一队队激动的年轻人招摇过市,不少人手里还抱着成箱的书籍,看方向像是从图书馆那边搬出来的。
李复兴无意多管,只是下车推行,小心避让。
过了图书馆门口,人流才渐渐稀疏,他重新跨上车,加快了速度。
快到巷口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心头一沉——自家门前黑压压地围了一圈人,将本就不宽的巷子堵得水泄不通。他不得不连按车铃。
有人回头见是他,高声喊道:“李厂长回来了!”
这一声呼喊,让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他身上,那眼神里有焦急,有同情,也有幸灾乐祸,但一时间竟无人开口。
李复兴立刻意识到家里出事了。
他推着车快步上前,围观的人群默默地让开了一条通道。他扫视一圈,发现人们都只是远远站着,仿佛怕沾上什么晦气。
他皱紧眉头问:“谁能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有人报派出所或者报告给街道办吗?”
李大伟走过来,满脸急色地解释道:“刚才来了一伙人,硬说你家藏了‘旧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