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2 / 3)

bsp;试着……走一走自己的路?

    这样想着,崔岘只觉得瞬间切入‘战斗形态’,浑身血液翻滚,整个人都有些轻微的颤栗。

    他的思路,更是前所未有的清晰。

    而后,在全场惊艳、钦佩、赞叹声中。

    台上的蓝衫少年郎一扬眉梢,朗声道:“《荀子·正名》云:‘名无固宜,约之以命。’文字犹器也,用以载道而非道本身。”

    “若见器而忘道,犹望星盘而失北辰——桓公所循,究竟是圣人之言,还是汉儒之器?”

    此话落下。

    东莱、班临、旬彰三位先生,先后发出赞叹声。

    连旁边修文先生一双眼睛都猛然亮起来,想叫好,话到嘴边又强行忍住了。

    忍得好生辛苦。

    无关阵营!

    此刻,只为这场辩论喝彩!

    好一句‘文字犹器也’!

    连语言文字本身都是人为约定俗成的‘器’,是工具,是会变化的。

    那用文字记录的书籍,怎么能一成不变呢?

    这简短的几句话中,崔岘将文字定义为‘器’,将圣人之道定义为‘器’中所承载的‘内容’。

    他彻底分离了‘道’与‘器’!

    单论这场‘道器之辩’,就足以堪称经典!

    更妙的是!

    桓应先生的问题在于‘心迹何以分别’。

    而崔岘的回答是:我们不必纠缠于‘心’与‘迹’的分别,因为‘迹’,也就是‘文字’,它本身就是不完美的‘器’。

    我们的目标是找到‘器’中的‘道’!

    这场本就精彩绝伦的辩论,从这里开始——

    再度开始升华!

    台下,年轻的学子们看的心神摇曳、激动不已。

    ‘崔岘师兄大才’的呼声,此起彼伏。

    笔墨风骨。

    松竹品格。

    云水襟怀。

    在崔岘师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桓应先生抚掌大笑,连夸三声‘妙哉’。

    而后思索良久,这才道:“子谓经籍为器,然《庄子》谓‘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今鱼尚未得,安可先弃荃?”

    这次。

    崔岘想也不想,迅速,且坚定地回道:“《周易》明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今之学者,困于形下之器久矣!当效孔子‘从心所欲不逾矩’。”

    “心有北辰,则万径皆通。”

    “胸无天理,虽循迹亦枉然!”

    什么叫‘醍醐灌顶’?

    什么叫‘春雷乍响’?

    这就是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人在盗墓:开局获得黑金古刀 重生之在魔法大陆当辅助 四合院:我对象又红又专 尘缘寻仙 原神:提瓦特的神枪手 半边柯南半边鬼,不是侦探不是人 不闯宗门了,靠灵珠建修仙世家 重生之为逸而来 撩醒植物人老公后,我团灭了户口本 满门炮灰读我心,全家杀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