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的鞋是黄色胶鞋,和现场的42码橡胶底运动鞋不符,而且货车的行车记录仪显示,他只是下车检查轮胎。”
车主是个跑建材的老板,5月9日的送货单证明他当时在拉钢筋,没有作案时间。
走访339国道沿线的商铺时,小王在涵洞旁的杂货铺找到了老板娘刘婶。
她的冰柜里冻着冰棍,玻璃柜上的收音机正播放着豫剧。
“9号晚上下暴雨,”
她用抹布擦着柜台上的油瓶,“大概1o点多,我听见涵洞方向有‘哐当’一声,像是什么重物落地,还以为是货车掉了东西,没敢出去看。”
小王追问有没有看见可疑车辆,她指着对面的汽修店:“老周的店那晚11点才关门,你去问问他。”
汽修店老板周师傅正在给辆货车换刹车片,地沟里的油污泛着彩虹色。
“我9号晚上确实看见辆黑色轿车在涵洞口停过,”
他的扳手在手里转了个圈,“没看清车牌,但车屁股有处凹陷,像是被追尾过。
大概1o点4o分停的,11点整就开走了,开得飞快,溅了我一身泥水。”
小王调出当晚经过的黑色轿车记录,全市符合特征的有87辆,排查到深夜只排除了63辆,剩下的24辆都没有明确不在场证明。
最可疑的是辆没有牌照的黑色大众,监控在1o点5o分拍到它从涵洞方向驶出,车过限5o。
“这辆车在监控里出现过三次,”
小李把截图拼在一起,“5月8日下午、9日中午和晚上,每次都在涵洞口停留几分钟。”
小王去车管所调取车辆信息,系统里没有登记记录,显然是辆套牌车。
汽修店的周师傅突然想起:“那车的排气管声音不对,像改装过,突突声特别大。”
走访建材市场时,小王在第三排商铺找到了卖工业捆绑绳的老李。
他的摊位上挂着五颜六色的绳子,最粗的那根直径有2厘米。
“这种深蓝色尼龙绳,5月上旬卖出去过17卷,”
老李翻着黄的账本,“大多是给附近施工队买的,其中1o卷卖给了宏达建筑公司,他们在339国道有施工点。”
小王找到宏达公司的项目经理,对方提供的领料单显示,5月9日领过两卷,但都用于捆扎钢筋,有出库记录可查。
在健身房的更衣室,小王找到了张宝山的储物柜。
柜门上贴着张健美比赛的照片,里面的运动包里有本训练日志,最后一页写着“5月9日,特殊学员,老地方”
。
“老地方可能指涵洞,”
小王把日志拍下来,“他的学员说,张宝山偶尔会带学员去涵洞附近的空地训练,那里僻静,适合做爆力训练。”
但空地的监控坏了半年,什么也拍不到。
排查到第五天时,小王的笔记本上已经记满了线索:白色cr-v的排除、蓝色解放货车的无关、黑色大众的套牌、17卷尼龙绳的去向……但没有一条能直接指向凶手。
“最麻烦的是那辆套牌车,”
他对着白板上的照片叹气,“没有牌照,没有轨迹,就像凭空出现又消失的幽灵。”
小李突然指着监控里的模糊身影:“这个穿工装的男人,5月9日晚1o点2o分出现在涵洞口,身高体态和我们推断的凶手相似,但脸被帽檐挡住了。”
小王把照片给技术科,得到的回复是“无法清晰化”
。
他站在涵洞口,望着浑浊的水流,突然觉得凶手就藏在某个监控死角里,正冷笑着看他们在无数线索里打转。
远处的货车鸣笛声刺破云层,惊飞了涵管壁上的麻雀,小王的目光落在水面漂浮的塑料袋上——它像所有零碎的线索一样,不知道会被水流带向何方。
小王这边调查现监控视频信息的时候,张惠这边也在调查那个所谓的神秘特殊学员。
小周的警车停在阳光健身中心门口时,玻璃幕墙反射着刺眼的阳光,把“阳光健身”
四个鎏金大字照得有些模糊。
前台小妹抱着文件夹,手指在会员登记表上划过,指甲上的亮片在灯光下闪烁:“张教练的私教会员里,没有叫‘特殊学员’的,”
她突然想起什么,“但最近总来个穿灰色工装的男人,不办卡,就蹭在旁边看张教练上课,有时候还跟着比划两下。”
健身房的监控室里,屏幕上的画面在5月8日下午定格。
一个穿灰色工装的男人站在器械区边缘,目光紧紧盯着正在指导学员的张宝山,右手无意识地攥着衣角。
“就是他,”
前台小妹指着屏幕,“叫刘建军,工地上的工人,说想减肥但没钱办卡,张教练心善,偶尔会指点他两句,算不上正式学员。”
小周放大画面,男人的身高约173,体型偏瘦,但手臂肌肉线条明显,符合“有运动基础”
的侧写。
找到刘建军时,他正在339国道旁的工地搬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