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迎来了新人。由于这次刑大走的人比较多,于是局里从充了三个派出所的同志,都是派出所里的刑侦骨干。我们探组也补充了一个人,这样我就不是中队里面资格最嫩的人了。
所有人员就位,中队特意开了一个迎新会。一是大家互相熟悉一下,二是宣布新的分工和任务。
我们中队长变成了黄运久队长,是一个老刑侦了。指导员不变,还是郑指导。副中队长就是新提拔为中层领导的徐铁成,以后要称呼徐队长了。
探长也进行了增补,我们探组由朱羽江接任探长,徐探长的位置给了李国军,另外一个探长就是龙探长。艾冬青虽然和徐队长他们走的很近,毕竟资历尚浅,因此探长没有他的份。
其他的分工不变,我们重新分配任务,我们探组和夏胜军探长的探长组成专案组,重点攻坚小孩被杀案件。
于是我们探组从原先的专案内勤那边把所有的案件材料都拿过来,这是朱羽江当上探长以后的第一个案件,因此他是十分重视的。
一拿到资料,自己就在办公室里开始研究材料,把里面的线索一一列举出来。然后哪些已经核实清楚的,就作一个标记,还没有核实的,也单独罗列出来。由于到我们大兵团作战结束,重点人员并没有全部核实完,于是朱羽江向徐队长汇报,认为我们应该先把重点人员核实完。
徐队长也深以为然,要我们立即开始工作。于是我们又开始就这案件进行重点人员的核实,虽然进度挺快,但是这一步工作很快进入尾声,可是犯罪嫌疑人依旧没有浮出水面。
比我们更急的当然是我们的专案副组长徐队长,这是他上任以来第一案,他当然不希望打了哑炮。于是赶紧带着我们和技术中队去商量线索,技术中队其实也没有停止这个案件的工作。
因为我们中间进行了竞聘,技术中队虽然已经取得了砖块和线粒体dNA的分析资料。由于大家忙着竞聘,技术中队也不知道该把分析出的结果给谁,现在见我们专案组成立,自然把这方面的资料给了我们。
我们拿这些资料一看,线粒体dNA可以当甄别依据使用。而砖块的分析报告还是为我们提供了新思路。
我们拿着这些资料,立即把所有专案人员召集起来开专案分析会,确定下一步侦查思路。
会上徐队长讲砖块的分析报告重点拿出来介绍,该报告中指出,抛尸袋里面的砖块是来自于安徽的一批砖。虽然这些砖在山阳并不罕见,但是相对还是用量不大的。
徐队长拿着报告说:“兄弟们,我觉得案件进行到了这一步,我们有些事情也要胆子大一点了。我们就假设,这些砖块就是在案发现场有的,先不去考虑犯罪嫌疑人从其他地方拿来砖块的可能性。那么,我们就可以分析,这些砖块必然是田湾村里的村民造房子使用了这批砖块。我们接下来就排查,有哪些村民造房子使用了这批砖头。现在技术中队为我们提供了线粒体dNA的比对依据,虽然不是很精确,但是总能说明一些问题。我们不能再把所有的问题都考虑进去了,否则我们案子就破不了了。”
朱羽江也说:“我们重点人员排查的差不多了,而且都取了dNA数据,也拿去比对了,但是没有一个比重的。这说明,这个犯罪嫌疑人在田湾村里也是比较特殊的。而且本案中,受害人的父亲本身就是一个无赖,因此他的仇人不计其数,他本人提供的仇人名单未必就是真的实施犯罪的人。因为有些仇恨的种子是无意间埋下的,受害人父亲未必会想的到。”
夏探长问:“那我们该怎么开展工作呢?这田湾村的农民几乎每一家都造过房子,我们挨家挨户的去问吗?”
徐队长说:“这样工作量太大了,我们人手不够,这样弄会弄到猴年马月了。而且时间久远的,村民未必会记得自己砖头的进货渠道,我们挨家挨户的问,效果不会太好。所以我有一个想法,就是这砖块看起来上面并没有沾上水泥,因此可以推断这砖块没有被使用过。也就是这些砖块有可能是造房子剩下来的,那就是说这村民应该是在最近几年才造过房子。我们就从这个思路入手,先去村干部那边了解一下情况,查查最近三年造房子的农民家庭。然后我们根据这些名单,逐一到这些农民家里访问,把用了这些砖块的农民户找出来。我们再围绕这些农民户,重点开展排查和甄别工作,说不定会有惊喜。”
其实徐队长的思路已经非常清晰了,于是大家也没有什么需要多补充的。于是我们赶紧开始工作。
首先我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