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就来到了太极殿前,他知道,自己适才讲的那些话,必然对这位老人有所触动。
“说正事。”
看了眼朝锦凳走去的徐黜,孙黎平静道:“大虞有过去的动荡,归根到底,是有一些人起了不该起的心思,觉得皇帝年幼,扛不起大虞的万钧重担,哼,这想法是何等的可笑!”
“大虞的礼法宗规,不是摆设!”
“皇帝,哀家想问问你,对于作乱社稷,以下犯上者,按我大虞律法,该当如何处置呢?”
听到这话时,殿内一众大臣,无不看向御前。
适才太皇太后讲那么多,究竟蕴藏了什么深意,但凡不是蠢笨之辈,就不可能听不出来。
种种迹象无不表明一点。
太皇太后这是要扶天子上位啊。
很多人想到这里,无不是揣摩起来。
因为这变化实在太大了。
明明在过去,是太皇太后不叫天子驾临太极殿的,为此还产生很多事,可为何到现在却成这样了?
可也有少数人知道,究竟为何会这样。
坐着的宗川,此刻无比的轻松。
不似适才那样精神紧绷着。
这一切,看似过得很快,实则就在一瞬间。
感受到这些的楚凌,神情自若的朗声道:“按律,当诛!”
“那就诛!!”
孙黎没有丝毫犹豫,声音在大殿内回荡,可楚凌能感受到,他搀扶的手臂,在轻微颤抖着。
那终究是亲儿子啊。
楚凌无比清楚,他的祖母讲这些话时,究竟是在内心下了何等决心,又压制了多少涌上心头的感情。
他那两位王叔,是拿着刀,硬生生扎进自家祖母心里,那血是一直在流,但站在母亲的角度,楚凌知道,他祖母是有不忍的。
可感性终究没有战胜理性。
这个时候讲的就不是母子亲情了,而是社稷传承!
如果这件事,不能有个结果。
那今后指不定,还会闹出什么幺蛾子出来。
“尚书省。”
“臣在!”
在楚凌感慨之际,孙黎的声音响起,朝班中站着的萧靖,忙从朝班中走出,毕恭毕敬的朝御前作揖。
“刑部。”
“宗正寺。”
“大理寺。”
被孙黎叫到的,所在主官无不出朝班,毕恭毕敬的作揖行礼。
这一幕叫殿内诸臣看到,尤其是徐贞、王琇看到,他/她们都清楚一点,太皇太后这是何等的意志与决心。
‘父亲~’
此刻的朝班中,站着的徐恢,神情复杂的看向徐黜,别人或许没有感受到,但他却感受到自家父亲的异常。
“皇帝!”
“孙儿在。”
楚凌搀扶着孙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