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张秀(3 / 4)

披甲持械,便被凉州兵斩杀。

曹操的长子曹昂见情况危急,立刻率亲兵掩护曹操撤退。

他将自己的战马让给曹操,说:“父亲乃天下之主,不可有失!”

自己则手持长刀,与曹安民一起堵住营门,奋力抵抗。

凉州兵如潮水般涌来,曹昂、曹安民终因寡不敌众,力战而死。

曹操的猛将典韦负责守卫中军大营,他见敌军来袭,手持双戟,站在营门处奋力厮杀。

典韦力大无穷,双戟挥舞得如风车一般,每一挥都能打死数名凉州兵,凉州兵一时不敢上前。

张绣见状,命人从侧面偷袭,用箭射向典韦。典韦身中数十箭,仍死战不退,最终力竭而亡。

曹操在曹昂等人的掩护下,趁乱逃出了宛城,但他本人也在逃亡中被流矢射中,险些丧命。

这场“宛城之变”,成为曹操军事生涯中最惨痛的失败之一,也让张绣的名字响彻中原。

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曹操事后痛哭流涕,说:“吾失长子、爱侄、爱将,皆因一时之过也!”

反曹之后,张绣与曹操彻底决裂,他转而与刘表结盟,屯兵穰城,多次抵御曹操的进攻。

在一次战斗中,曹操亲自率军攻城,张绣登上城楼指挥防御。

他见曹操在城下督战,便拿起弓箭,一箭射向曹操,险些将其射中。

曹操大怒,下令猛攻,但穰城城防坚固,张绣又指挥得当,曹军久攻不下,只好撤退。

在另一次战斗中,张绣曾单枪匹马闯入曹营。

当时曹军正在追击张绣,张绣却突然调转马头,冲入曹军阵中。

他手持长枪,如入无人之境,枪挑曹操麾下数员大将,吓得曹操不敢轻易出战。

经此一役,“北地枪王”的名号传遍天下,张绣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展现。

张绣与曹操的对抗持续了数年,双方互有胜负。

然而,随着袁绍与曹操的矛盾日益激化,天下格局逐渐演变为“袁曹争霸”,张绣的处境变得愈发微妙。

袁绍占据河北四州,兵多将广,实力雄厚;曹操控制中原,挟天子以令诸侯,野心勃勃。

双方都想拉拢张绣,以增强自己的实力。

袁绍派人前来招降张绣,许以高官厚禄,封他为“宛城侯”,并承诺在击败曹操后,将南阳地区全部封给他。

张绣见袁绍势力强大,心中有些动摇,便与贾诩商议。

贾诩却对袁绍的使者说:“回去告诉袁绍,他连自己的兄弟袁术都容不下,又怎能容得下张绣将军呢?”

说完,便将使者赶走了。

张绣见状,大惊失色,说:“先生为何要得罪袁绍?如今我们与曹操为敌,若再得罪袁绍,处境将更加艰难!”

贾诩笑着说:“将军不必担心,我已有良策。”

他认为,袁绍虽强,但心胸狭隘,嫉贤妒能,若投靠袁绍,张绣必然得不到重用,甚至可能被袁绍猜忌而丧命;而曹操虽与张绣有血海深仇,但曹操为了成就大业,必然会放下私怨,且曹操此时势力较弱,更需要张绣这样的盟友来壮大自己的实力。

贾诩进一步分析说:“曹操奉天子以令天下,名正言顺,这是其一;袁绍强盛,我们以少量兵力投靠他,他必然不会重视我们,而曹操势弱,我们投靠他,他必然会大喜过望,这是其二;曹操有霸王之志,必然会不计前嫌,以向天下人展示他的宽容大度,这是其三。将军投靠曹操,不仅能保全自身,还能成就大业。”

张绣听了贾诩的分析,仍有些犹豫。

毕竟曹操与他有杀子之仇、杀侄之仇、杀将之仇,这些仇恨如同一根根毒刺,深深扎在他的心中。

他说:“曹操与我有不共戴天之仇,我若投靠他,他怎能容我?”

贾诩说:“将军放心,曹操是个有远见的人,他知道杀了将军,会让天下英雄寒心,不利于他招揽人才。而且,我愿亲自陪同将军前往曹营,担保将军无事。”

公元200年,就在官渡之战爆发前夕,张绣做出了一个震惊天下的决定——第二次投降曹操。

曹操见到张绣后,果然如贾诩所料,不仅没有追究宛城之仇,反而握着张绣的手说:

“文和劝卿降,吾无忧矣。”

他拜张绣为扬武将军,还让自己的儿子曹均娶了张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古人看我玩原神 中国古代名人传 如何拯救德意志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太后娘娘请开门,奴才来请安了 农民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