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四合如意 > 第362章 船队

第362章 船队(1 / 2)

谢玉琰看向郭雄和郭川,现在兄弟两个与刚进门的时候相比,情绪平稳了许多。

“这桩案子还多亏许大人,”谢玉琰道,“若非官府中有人插手,你们不能这般容易脱身,贺家更不可能被查。”

郭雄和郭川点头。

郭川又露出羞愧的神情,要不是大哥之前行船都讲规矩,没有触犯大梁律法,他们哪里敢去告官?

这就是个教训,他以后再也不敢有这种心思。

谢玉琰道:“冯家的案子还要依靠衙署,你们能做的就是将知晓的都写在状纸中。”

两兄弟应声。

郭雄沉默片刻道:“冯家想要伸冤,只怕没那么容易。”

比起郭川,他知晓的多一些。

“冯大哥去京城的时候,曾与冯氏族人交代过,让他们搬迁去南边,免得被他们牵连。还留下话,他们兄妹这次肯定有去无回,但身为子女不能不为爹娘伸冤。”

“临走前更是告诫族人,莫要入汴京做买卖,那里水深得很,绝对不要入行会。”

“关于冯家案情倒是什么也没说。”

谢玉琰道:“既然怕牵累到族人,也就不会透露更多内情。”

郭雄点头。

郭川道:“行会就那么厉害?”

郭雄道:“就像汴水上一样,入京做买卖就必要入行会,粮行、布行、酒行、就连花也有花行,我们虽然没感觉到其他行会水有多深,但汴水上的紧张,不就在眼前?”

郭川仔细一想,也是这个道理,他们不知晓,是因为他们根本没入那个行。

说着郭雄看向谢玉琰:“大娘子应该知晓瓷行,瓷行的行老就是韩泗,这次去大名府的那个。”

谢玉琰在大名府轻易就斗过了韩泗,那是因为刘知府等人被抓,谢家入了大牢的,大名府瓷行群龙无首,没有人能帮衬韩泗。

入了汴京就不一样了,韩泗背后有人撑腰,想要压他一头并不容易。

这也是为何,谢玉琰迟迟没有入行会,而是在大名府立乡会的原因。如果是大名府瓷行,就要遵守行会的规矩。而他们乡会,是以乡人为本,乡人做的买卖可不止是瓷器,这般大家就不会被分割开,即便买卖做到汴京,也能在乡会中互通有无。

乡会与行会最大的不同就是,从一开始谢玉琰就在凝聚人心,而非利益至上,这就是为何从一开始王晏就对她处处防备,说她别有用心。

她是别有用心,可之前防着她的那个人,现在也成了她另一个依靠。

所以,她比预想的更早来到汴京。

谢玉琰道:“冯家就是入了布行。”

郭雄点头道:“正是。冯家的买卖在县里一直不错,有了余钱就会救助乡里,铺子因此才越开越红火,于是想到将铺子开到汴京,还以为买卖会更好,没想到却招来了祸事。”不用求证,他们就知晓冯家必然是被京中那些大商贾和官员所害,只不过手中没有证据,也不知道矛头该指向哪些人。

郭雄提及冯家的案子,也是想提醒谢大娘子,如果要在汴京立足,要处处小心。

谢玉琰自然听出郭雄的意思,不过,在她眼中汴京的行会不值一提,她不在意他们,更不惧怕行会背后的那些世家和达官显贵。

那些世家个个想昌盛百年,将自家子弟都塞进朝堂,可是几十年后,却让北齐攻入汴京城两次,大梁的官家如同丧家之犬,甚至没有一战的勇气,就带着臣子往南逃窜。

世家名门子弟被北齐捉拿的比比皆是,更多人望风而逃,抢夺百姓车马、船只用来运送家财。

那些人本就各怀心思,为的都是各自的利益,好的时候,自然能互相帮衬,但遇到祸事时就只会设法自保。

谢玉琰早就在国破家亡的时候,就清晰地见过他们的嘴脸,面对他们只会觉得恶心。

郭雄和郭川没有从谢大娘子脸上看出担忧和惧怕,有的只是运筹帷幄的从容。

谢玉琰道:“冯家的案子还要查一阵子,我会让人打听消息,不着急插手。”她也不着急见冯二娘,有许怀义在,冯二娘知晓的内情,都会上报朝廷。

冯家的案子想要彻底查清楚,需要等到合适的时机。

“眼下要趁着这桩案子,在汴水上立足,”谢玉琰道,“从明日起开始练船队。”

郭雄仔细地听着。

谢玉琰道:“我从杨家带来几个人手,让他们跟着你们做事。”

郭雄、郭川应声。

“至于你们的工钱,就照我之前说的那般,郭雄一日三百文,郭川一日二百文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幕后:改造人类文明 孤女谋嫁 爷爷战友赵蒙生,你要强拆我家? 重生官场之权力巅峰 重生80年代,从傻子到大山之主 官场:婚姻做线,我被生活提着走 绝症虐文女主觉醒后杀疯了! 荒年1958:我靠赶山狩猎养活全家 真千金她带着马甲团炸翻豪门 想害我?这一世我有光环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