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拓跋力微的漠北防御联盟。
然而,拓跋力微担心接纳慕容皝的残部会得罪汉朝,同时也担心慕容皝会争夺漠北联盟的领导权,便拒绝了慕容皝的投靠请求,还派遣军队拦截慕容皝的残部。
慕容皝走投无路,不得不率领残部向汉朝投降。
杨帆见慕容皝主动投降,便接受了他的投降请求,将慕容皝及其残部安置在玄菟郡西部的“草原坡”
附近,为他们划分了专属的驻牧地,并提供了少量的粮食和武器,要求他们遵守汉朝的法律和制度,不得再从事反叛活动。
慕容皝的东部鲜卑势力从此归附汉朝,东部草原的局势彻底稳定。
3拓跋力微漠北联盟的瓦解
中平六年,拓跋力微的漠北防御联盟因内部利益分配不均和汉朝的分化瓦解,逐渐走向瓦解。
此时,漠北联盟内的“匈奴左贤王部”
因不满拓跋力微对联盟资源的垄断,联合柔然部的部分势力,动了叛乱,率领2万联盟军队向拓跋力微的主营地“黑石坡”
起进攻。
拓跋力微率领3万联盟军队进行抵抗,但由于联盟内部各部落人心涣散、协同作战能力差,联盟军队很快被击败。
匈奴左贤王部和柔然部的叛乱势力攻占了黑石坡,缴获了漠北联盟储存的大量粮食和武器。
拓跋力微不得不率领残部向漠北深处逃窜。
杨帆见漠北联盟生内乱,便派遣赵云率领5万机动骑兵,前往漠北草原,趁机招降漠北联盟的残部。
赵云率领骑兵进入漠北草原后,向漠北联盟的各部落领宣传汉朝的民族政策和优惠待遇,承诺只要各部落归附汉朝,汉朝将为他们提供肥沃的草场、充足的粮食和先进的铁器,同时保证他们的部落自治权。
在汉朝的利诱下,漠北联盟的大部分部落领纷纷率领部落归附汉朝,只有少数部落跟随拓跋力微向漠北深处逃窜,最终在漠北深处被当地的部落吞并,拓跋力微战死,漠北防御联盟彻底瓦解。
第二届汉朝北疆的全面稳定与展
1行政区划的调整与管理体制的完善
随着漠北联盟的瓦解和东部鲜卑的归附,北疆的行政区划生了重大变化。
杨帆向朝廷上书,请求对北疆的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原有的玄菟郡、辽东郡、辽西郡等郡国重新划分,设立“北疆都护府”
,统一管理北疆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事务。
朝廷同意了杨帆的请求,任命杨帆为北疆都护府都护,负责北疆的全面管理。
北疆都护府下辖1o个郡,分别是玄菟郡、辽东郡、辽西郡、乐浪郡、大方郡、漠南郡、漠北郡、西域郡、东河郡、西河郡。
每个郡设立郡守1名,负责郡内的行政事务;设立郡尉1名,负责郡内的军事事务;设立郡丞1名,协助郡守和郡尉处理郡内事务。
为了完善管理体制,北疆都护府建立了“都护府-郡-县-乡-里”
五级管理体系,明确了各级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限。
都护府负责制定北疆的展规划和政策法规,协调各郡之间的关系;郡负责执行都护府的政策法规,管理郡内的行政、军事、经济和文化事务;县负责管理县内的行政事务,组织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乡负责管理乡内的行政事务,调解民间纠纷;里负责管理里内的居民,组织居民开展生产和生活活动。
2经济的全面繁荣与民生的改善
随着北疆的全面稳定,北疆的经济进入了全面繁荣的时期。
在农业方面,北疆的粮食总产量达到了3oo万石,不仅满足了北疆的需求,还向中原地区输送了1oo万石粮食;蔬菜和水果的产量也大幅提升,不仅满足了北疆百姓的需求,还通过贸易出口到各地,为北疆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在畜牧业方面,北疆的牛羊数量突破3oo万头,战马数量达到了8万匹,畜牧业的总产值达到了2ooo万钱。
畜牧业产业园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园内的加工企业达到了5o家,年加工能力达到了5oo万斤肉类、1oo万件皮毛制品、1oo万斤奶制品和5o万罐肉制品罐头,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和周边国家。
在手工业方面,北疆的铁器、丝绸、瓷器、弓箭等手工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显着提升,年总产值达到了15oo万钱。
手工业工坊的数量达到了2oo家,吸纳了2万名劳动力就业,有效改善了北疆百姓的生活水平。
在商业贸易方面,北疆的年贸易额达到了3ooo万钱,其中陆路贸易额达到了2ooo万前,海上贸易额达到了1ooo万钱。
北疆的商品不仅销往中原地区、西域各国、乌桓、高句骊等地区和国家,还通过海上贸易销往东吴地区和日本列岛,成为汉朝对外贸易的重要基地。
经济的全面繁荣带来了民生的显着改善。
北疆百姓的人均收入达到了5oo钱,比战前增长了2倍;百姓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显着改善,大部分百姓都住进了砖石结构的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