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卑使者返回大营,向檀石槐汇报了匈奴同意出兵的消息。
檀石槐大喜,立即下令调整作战计划,准备在匈奴出兵后,对汉军起总攻。
他命令拓跋力微率领15万中部鲜卑骑兵,继续对汉军的正面防线进行骚扰,吸引汉军的注意力;命令慕容皝率领1o万东部鲜卑骑兵,前往与匈奴骑兵会合,共同进攻汉军的侧翼;自己则率领剩余的25万大军,作为主力,待汉军侧翼被攻破后,从正面起猛攻,一举击溃汉军。
然而,檀石槐与匈奴结盟的消息,被汉军的侦察兵意外得知。
一名汉军侦察兵在潜伏侦察时,无意间听到了鲜卑将领与匈奴使者的对话,立即返回大营,向杨帆汇报。
杨帆得知消息后,大惊失色。
他立即召集众将领和军师召开紧急军事会议。
杨帆说道:“鲜卑单于檀石槐已与匈奴结盟,匈奴将出兵3万骑兵,支援鲜卑,十天后进攻我军侧翼。
目前形势万分危急,我们必须尽快制定对策,应对两面夹击。”
郭嘉说道:“匈奴出兵3万,虽然兵力不多,但他们熟悉漠北地形,骑兵机动性强,若与鲜卑联手,对我军侧翼将构成巨大威胁。
我们必须在匈奴骑兵到达之前,做好防御准备。
我建议,立即从正面防线抽调5万步兵和3万弓箭手,前往侧翼构筑防御工事,同时派遣一支精锐骑兵,在匈奴骑兵的必经之路设置埋伏,延缓他们的进军度。”
戏志才说道:“奉孝的建议可行。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反间计’,破坏鲜卑与匈奴的联盟。
我们可以派人伪造一封檀石槐写给其他部落的书信,信中说待击败汉军后,将吞并匈奴的漠南之地。
然后,将这封书信设法送到匈奴单于于夫罗手中,让他对檀石槐产生疑心,从而放弃出兵。”
徐庶说道:“戏军师的‘反间计’甚妙。
我熟悉匈奴的习俗和语言,可以亲自起草这封书信,并安排可靠的人将书信送到于夫罗手中。
同时,我们还可以派遣使者前往匈奴,向于夫罗陈述利弊,告诉他若帮助鲜卑击败汉军,鲜卑势力将更加强大,日后必然会对匈奴不利,不如保持中立,坐收渔翁之利。”
沮授说道:“各位军师的建议都很好。
我们可以双管齐下,一方面加强侧翼的防御,设置埋伏;另一方面实施‘反间计’,破坏鲜卑与匈奴的联盟。
同时,我们还要加快粮草的运输度,确保在总攻前,我军的粮草充足。”
杨帆听了众军师的建议后,说道:“就按照各位的建议行事。
关羽,你率领5万步兵和3万弓箭手,立即前往侧翼,构筑防御工事,务必在三天内完成;张飞,你率领3万重骑兵,在匈奴骑兵的必经之路‘黄沙岭’设置埋伏,延缓他们的进军度;徐庶,你立即起草伪造的书信,并安排使者前往匈奴;赵云,你加强对粮草运输路线的保护,确保粮草能尽快运抵大营;郭嘉、戏志才、沮授,你们留在我身边,协助我指挥全局。”
众将领和军师纷纷领命,立即行动起来。
关羽率领8万大军,日夜兼程,前往汉军的侧翼。
到达目的地后,关羽立即组织士兵构筑防御工事。
士兵们挖掘战壕,设置拒马枪和绊马索,搭建箭楼,忙得热火朝天。
关羽亲自巡视各个防御工事,严格要求士兵们按照标准施工,确保防御工事的坚固。
经过三天的紧张施工,侧翼的防御工事终于构筑完毕,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张飞率领3万重骑兵,前往黄沙岭设置埋伏。
黄沙岭地势险要,两侧是陡峭的山坡,中间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是匈奴骑兵前往黑风口的必经之路。
张飞将3万重骑兵分成三队,一队埋伏在左侧山坡,一队埋伏在右侧山坡,一队埋伏在通道的尽头。
他命令士兵们在山坡上铺设干草和树枝,隐蔽自己的行踪,同时在通道上挖掘陷阱,陷阱内布满尖刺。
一切准备就绪后,张飞率领士兵们潜伏起来,等待匈奴骑兵的到来。
徐庶起草了伪造的书信,书信中模仿檀石槐的语气,写道:“待击败汉军后,我将率领鲜卑大军,进攻漠南,吞并匈奴之地,统一漠北草原。”
徐庶还在书信上盖上了伪造的檀石槐的印章,使其看起来更加逼真。
随后,徐庶挑选了一名熟悉匈奴地形、能言善辩的士兵,让他伪装成鲜卑使者,携带书信前往匈奴大营。
这名士兵历经艰险,终于抵达了匈奴大营。
他谎称自己是鲜卑的一名将领,因不满檀石槐的野心,特意前来向于夫罗告密,并将伪造的书信交给了于夫罗。
于夫罗看完书信后,勃然大怒,对檀石槐的疑心顿时大增。
就在此时,徐庶派遣的另一名使者也抵达了匈奴大营。
使者向于夫罗陈述了利弊,说道:“单于,鲜卑野心勃勃,若帮助他们击败汉军,他们日后必然